2025年7月24日,武汉汉口体育文化中心王子怡工作室作为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重要环节,一场中外文化交流活动在此开展。来自南亚的青年领袖代表跨越国界齐聚,在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拾遗”志愿服务队队员的协助下,开启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汉绣的沉浸式体验之旅,以针线为媒搭建起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名师引路:溯源汉绣历史底蕴
活动伊始,国家级非遗汉绣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王子怡热情接待了南亚青年领袖代表。她以专业视角,从丝线挑选、独特针法技艺到绣品纹样寓意,生动细致地讲解汉绣知识,揭开这门古老艺术的神秘面纱。
汉绣是中国刺绣艺术的重要分支,起源于战国时期,兴盛于明清时期。其风格鲜明,色彩浓烈奔放、构图饱满大气、针法精巧细腻,讲究“三分绣,七分绘”,将刺绣与绘画艺术巧妙融合,凭借独特针法营造出强烈立体感与光影效果,使绣品图案栩栩如生。
队员助教:亲授刺绣操作技巧
在了解汉绣知识、欣赏完精美绣品后,南亚青年代表们开始亲身体验刺绣。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的三名队员迅速上前,化身助教提供全程指导。

(图为拾遗队员指导外国友人汉绣技巧。王子怡供图)
队员们从基础的穿针引线开始,一步步演示操作方法;在针法勾勒图案环节,针对青年们不熟练的手法,手把手纠正姿势,讲解力度与角度的控制技巧,帮助他们绣出均匀整齐的针脚。尽管初次接触刺绣困难重重,但南亚青年们全神贯注,紧盯绣绷布面,认真完成每一针,每绣好一针便露出成就感满满的笑容。工作室里,针线穿梭声与交流指导声交织,大家在方寸绣绷间感受汉绣魅力。一位南亚青年表示,汉绣让她深刻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文化交融:共促文明互鉴发展

(图为拾遗队员与南亚青年领袖合影。 王子怡供图)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非遗体验,更是一场跨越国界的文化交流盛宴。在王子怡工作室这个小空间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因汉绣相聚。南亚青年领袖代表们通过亲身体验,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从书本想象转化为指尖实践,更直观、深刻地理解了中华文化中的智慧、耐心与对美的追求。
展望未来,期待更多类似活动在全球开展,让汉绣等珍贵非遗项目走向世界。通过文化交流,增进各国人民友谊与合作,推动人类文明繁荣发展,让非遗魅力为世界文化多样性增添光彩。(通讯员 明文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