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安徽农业大学赴六安市金寨县开顺村开展三下乡:网格织暖村  青春护老幼

    发布时间:2025-09-08 阅读:
    来源:安徽农业大学校图书馆

安徽农业大学赴六安市金寨县开顺村开展三下乡:网格织暖村  青春护老幼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7月7日至7月11日,安徽农业大学暑期志愿服务团队一行六名学生,奔赴六安市金寨县开顺村,开展了为期5天的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网格织暖村 青春护老幼”为主题,聚焦留守儿童关爱、红色文化传承与保护、预防电信诈骗与防溺水等,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服务。
实践团抵达后,第一时间深入村委社区,通过深度访谈、实地考察等方式,广泛听取村干部、村民代表的心声,详细了解金寨县开顺村的发展趋势、农户状况、经济规模等,通过这些了解到的信息我们与当地村委共同策划了未来几天的安排。
一、传承红色文化,发扬红色精神


图片为追寻红色光影:安农大学子参观大别山红色电影展览馆
  了解到金寨县当地的红色背景与红色知识,社会实践团的成员前往当地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进行红色革命精神的学习。在参观大别山红色电影展览馆期间,社会实践团的成员详细了解到了红色电影的发展过程、电影放映和电影设备器材、电影道具等展出内容。用艺术的形式记录了中国革命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历程,使其可以以易理解,保存时间长的方式向后代传输中国革命历史与革命精神。其中馆内的毛老师介绍到:“在血雨腥风的革命战争年代,故事片电影在宣传革命,教育人民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防诈护养老钱,防溺守子孙安

图片为“三下乡”在行动:志愿者与社区工作者共筑防溺水安全网
  开顺村毗邻史河,正值夏季汛期,史河水位高,有溺水风险。在村委会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与社区网格员共同前往堤坝旁进行巡检工作排查溺水风险。同时巡查堤坝旁的救生设备是否有缺失。团队成员帮助网格员进行救生用具的补缺,认真检查、固定救生用具,确保一绳一杆一圈三样救生设备齐全,让其成为水域旁安全守护符。在巡检结束后,社会实践团成员拿着防电诈与防溺水的宣传单穿梭在街巷间,及时开展“反诈与防溺水”宣传活动,深入到居民家中耐心讲解诈骗套路,溺水危害,让其意识到严重性,确保乡村安全。
三、五保户炕头问冷暖,留守儿童手心传希望

图片为青春暖夕阳:安农学生志愿者探访乡村五保老人
  在第一天在与村委的交流过程中,社会实践团员了解到了村内有着些许五保户和留守儿童。于是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清晨,实践团成员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来到独居老人张大爷的家中。看到老人简陋的生活环境,同学们立即行动起来帮助老人打扫屋内卫生,收拾桌子等。打扫完后坐在门口与老人家畅谈趣事,欢声笑语回荡在屋内中。并且实践团成员带来西瓜和一些实用物品,缓解老人现实与心中的酷暑。午后蝉鸣,社会实践团成员带着西瓜、牛奶和棒冰来到留守儿童的家中。给留守儿童带来了幸福感与满足感。并且队员们还用生动的语言和动作教与孩子们防溺水知识和应急技能。
四、硝烟里保家国,炊烟中讲传承

图片为薪火相传:安农大学子走进“两弹一星”老兵,传承红色基因
  实践团成员对退役老兵进行采访,倾听烽火岁月里的家国情怀。老人介绍到,我的名字是洪光中,1964年想法单纯天真,就是想参军报国。入伍我国中央直接领导的参谋军,参与两弹一星的爆炸工作。于1969年退伍,迄今为止还保持着军人作风。当实践团成员采访到“退役后是否有接受过任何优待”。红爷爷介绍到“我从来没有因为我是军人而向国家索取任何优待,习总书记说,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撸起袖子加油干,所以我退役后来村子里学习修鞋、补鞋,自我谋生。取的名字叫便民服务,就是为了能够服务人民”。当谈到大学生参军入伍时,红爷爷讲道:我对新的一代充满希望和期望,我一直觉得新的一代比我们这一代聪明能干。最后,实践队员与爷爷合影留念。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不仅是一次服务乡村的旅程,更是一堂生动的国情社情课和思政实践课。这次下乡让我们深刻体会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也看到了乡村发展的巨大潜力和乡亲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坚定了我学好本领、服务基层的信念。同学们在实践中展现了当代青年的责任担当,将专业知识运用到服务乡村的生动实践中,实现了个人成长与服务社会的双赢。
此次安徽农业大学赴六安市金寨县开顺村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受到了当地政府和村民的热烈欢迎与高度评价。同学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书写了绚丽的青春篇章,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了青春智慧和力量。
 
三下乡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