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6日,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小小科学家"科普社会实践团队走进淄博市齐林家园社区,开展一场别开生面的"胶黏剂的奥秘"为主题科普活动。通过精心筹划的趣味实验、互动讲解和创意手工,将抽象的化学知识转化为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科学体验。活动现场,志愿者们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直观有趣的实验,向小朋友们展示胶黏剂的神奇世界,让复杂的科学原理变得通俗易懂。
破冰互动:数字抱团启思维
活动伊始,大学生志愿者们以"数字抱团"游戏迅速点燃现场气氛。"3人一组,寻找'胶黏剂'!"随着指令下达,孩子们欢笑着抱团组队,并在志愿者引导下快速说出组内人数对应的胶黏剂名称。"我们3个人代表'三秒胶'!""我们5个是'502胶水'!"稚嫩的童声此起彼伏。这个热切的开场不仅成功打破初次见面的拘束,更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自然引出活动主题,为后续的科普环节奠定轻松愉快的基调。
动手实验:淀粉变身的秘密
志愿者们还原"淀粉糊化"的实验:将淀粉与水混合加热,孩子们轮流搅拌观察液体逐渐变稠的过程。"淀粉分子吸水膨胀后像小网兜一样纠缠在一起,所以能黏住东西。"随后开展的"非牛顿流体"实验更让孩子们兴奋不已——当玉米淀粉与水的混合物在快速戳击下变硬、轻触时却柔软流动。
在手工制作环节,孩子们分成小组,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开始制作起泡胶。按照配方依次加入胶水、洗发水、清水和硼砂水,不断搅拌揉捏,原本稀散的液体逐渐变成了富有弹性的胶体。“要慢慢搅拌,让每种材料充分融合,就像好朋友手拉手一样。”志愿者在各组间巡回指导。当看到自己亲手制作的起泡胶能拉伸、能起泡,还能粘起小纸屑时,孩子们脸上洋溢着成就感。 活动在欢声笑语,迎下落幕,手捧自制的起泡胶,闪烁着对科学的好奇与向往,相信播撒在童心火种,必将在未来生根发芽,绽放出绚丽的光芒,引领孩子们走向更加广阔的科学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