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文化为犁·青春作种——广东财经大学“丰饶计划”实践团深耕雁洋镇赋能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5-09-06 阅读:
    来源:广东财经大学“丰饶计划”实践团
        在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战略引领下,广东财经大学“丰饶计划”实践团于2025年7月15日至21日,深入梅县区雁洋镇,开展了一场旨在挖掘与传播客家文化、红色文化的实践行动。此次社会实践不仅是一次深度的文化探索与历史回顾,更是一次对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承实践的有力推动。实践团通过参与专题座谈会、实地调研与村民交流,不仅深化了对客家文化与红色历史的理解,更在实际行动中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思考。
一、恳谈谋新篇,共绘振兴蓝图
        实践团与雁洋镇管彦豪书记的深度座谈,不仅明确了研究方向,更激发了对乡村振兴的创新思考。通过管书记对客家文化、红色历史的生动阐释,实践团成员对客家文化的标志性元素有了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对宗族观念与乡村治理模式在客家地区的重要作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随后,管书记为实践团介绍叶剑英元帅的卓越贡献。这不仅激励着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铭记革命精神,更为实践团成员提供了将革命精神融入日常生活的实践路径,体现了传承红色精神的实质意义。实践团成员积极学习客家文化、红色文化,力求在后续的调研、宣传中,将雁洋故事讲的更加生动、动听。

二、走访阴那村,见证变迁承传
        在阴那村的实地调研中,实践团成员见到了乡村风貌的切实改善与文化传承的生动实践。村民住上了新居,村内产业蓬勃发展,尤其是以茶叶为代表的特色产业,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经济来源,也成为了乡村文化的一部分。乡贤介绍:“现在选茶叶的机器属于村集体,给村民选茶叶不赚钱。”“刚开始村民不接受新技术,新机器。村集体通过办比赛,让村民认可新机器选出来的茶叶好。”实践团成员通过与村民的深入交流,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因地制宜”,挖掘并发挥乡村自身优势,而非盲目追求外部资源的输入。这种对乡村需求的深刻理解,为实践团后续的宣传与实践工作提供了宝贵的视角与素材。实践团深入挖掘阴那村的特色产业、乡村故事,将其制作成相册、视频。

三、甲坑立村约,淳风化乡梓
         为甲坑村制定村规民约的过程中,实践团结合客家文化、深化乡村文化与现代发展的联系。座谈会上,新的观点、新的思想不断涌现:防火防洪、移风易俗。体现了青年为乡村治理带来新的活力与思考,展现青年在乡村振兴中的责任与担当。随后,实践团在村镇走访,实时对村规民约进行完善。

四、躬身实践路,贡献见真章
        广东财经大学“丰饶计划”实践团在雁洋镇的专题座谈会与实地调研中,不仅深化了对客家文化与红色历史的认识,更在实际行动中为乡村发展与文化传承贡献了青年力量。实践团成员通过与村民的深入交流,不仅为乡村带来了新的视角与思考,更在宣传与实践中展现了青年服务基层的责任担当。通过综合运用视频与文字形式,生动展现农村产业图景与基层干部工作风貌,实践团为乡村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提供了具象化的传播样本,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与创新实践。
三下乡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