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智慧启思,岐黄同行”——“虹”愿扬帆志愿团与中医药专家走进盐城市大丰区幸福路小学开展中医药文化推广活动

    发布时间:2025-09-03 阅读:
    来源:“虹”愿扬帆志愿团
         为积极响应国家鼓励大学生参与七彩假期活动的号召,让乡村儿童度过一个充实、快乐且富有意义的假期,南京中医药大学“虹”愿扬帆志愿团秉持“虹引岐黄经典,愿植本草新苗”的服务理念,于7月10日走进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幸福路小学。在七彩假期活动框架下,团队依托“理论筑基、实践铸魂、成果聚力”的模式,精心开展中医药文化推广活动。志愿者们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将千年岐黄之术融入校园,为孩子们的七彩假期增添独特的文化色彩,播撒传统文化传承的青春火种,助力乡村儿童在假期中拓宽视野、增长见识,感受中医药文化的魅力。
  从生活到典籍:中医药知识的生动启蒙
  在七彩假期的晴空下,南京中医药大学“虹”愿扬帆志愿团的志愿者们身着红马甲,与幸福路小学科学教师、校外中医药专家携手组成专业团队,共同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医药文化启蒙之旅。
  他们以“生活化场景+经典典籍”为切入点,将理论讲解巧妙地融入孩子们熟悉的日常生活。比如,针对“烧烤后妈妈为何泡菊花茶”这一常见现象,志愿者们旁征博引,不仅详细阐述了《神农本草经》中关于菊花的记载,还深情吟诵宋代咏菊诗词,在诗词与药材的交融中,让孩子们真切感受到中医药文化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原本抽象的中医药知识变得可知可感、生动鲜活。
  为了让孩子们更深入地了解中医药的历史脉络,志愿者们还精心准备了《本草纲目》插页、李时珍采药路线图等丰富载体。通过这些直观的资料,孩子们仿佛穿越时空,跟随着古代医药学家的脚步,探寻中医药发展的千年历程。同时,志愿者们选取枸杞子、薄荷等12种长三角常见药材,从它们的性味功效入手,进行细致讲解。孩子们在认识这些身边常见药材的过程中,悄然建立起对传统文化的亲近感与认同感。这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场文化自信的启蒙,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传承中医药文化的种子,为他们的七彩假期增添了一抹独特而亮丽的文化色彩。
  从指尖到心田:沉浸式实践的趣味探索
  在中医药文化实践环节中,志愿者们践行“小操作承载大文化”的理念,指引孩子们用仿古戥秤,在“一闻二称三装”的传统流程中制作香囊,在精准称量中体会中医药“精益求精”的匠心,他们还围绕志愿者们提供的“清热解暑”任务卡创意搭配药茶,于桑叶、薄荷叶的清香里感悟“药食同源”的生活智慧;除此之外,孩子们还亲手栽种藿香、紫苏,在松土定植中理解“顺应天时”的生态哲学;在穴位探秘中练习“四步按摩法”,跟着志愿者们找风池穴,互相帮忙寻大椎穴做按摩,在一次次实践中,把“自主呵护身体”的健康意识悄悄种进心里。每一个环节都不只是动手体验,更是让中医药文化从书本走向生活,在孩子们心中扎根。
  从体验到成长:中医药种子的生根发芽
  活动尾声的“校园本草市集”,成了文化传承意识自然生长的生动舞台。展台上,孩子们“驱蚊香囊+手动风扇”的创意设计碰撞出传统智慧与现代思维的火花;互动间,志愿者们自编《护眼三字经》同时结合真人穴位演示,让养生知识以童趣方式悄然传播;孩子们对比观察本地薄荷与泰州校区的样本,心中也悄悄埋下“一方水土育一方药”的地域文化认知。
 
  岐黄薪火传千古,少年匠心续新篇。此次盐城校园之行,以“理论筑基、实践铸魂、成果聚力”的模式,不仅让中医药文化浸润童心,更探索出传统文化校园传承的有效路径。
  从辨识药材的专注,到探索穴位的实践,志愿者们以“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热忱,传递着对中医药文化的热爱,让中医药芬芳顺着“少年强则国强”的脉络,铺满孩子们心房。正如岐黄之术需代代相传,志愿团将持续以青春之力深耕实践,让千年中医药文化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让文化传承的薪火生生不息。
  
三下乡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