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日,湖北医药学院12名学生组成的普爱·薪火相传暑期社会实践队志愿队,奔赴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石鼓完全小学,开启支教活动。此次活动旨在打造“基础学科、素质教育、健康科普”三维体系,加强生活、生存、生命“三生教育”,为该校学生带来知识与成长助力。
前期部署:明确目标强调安全
出发前,指导老师陈静对志愿队进行动员。她强调,本次支教要以“基础学科、素质教育、健康科普”为框架,不仅要弥补教育资源缺口,激发学习动力,更要将生活、生存、生命教育融入日常教学,让学生在知识学习中,提升生活技能、强化生存意识、感悟生命价值。同时,石鼓镇完全小学顾明长校长在授课前组织志愿者们讲话,在介绍学校构成、人员组成,了解志愿者的授课安排,制定每日的课程安排外。着重提及学生安全管理,要求志愿者们做好人数核查、放学接送等任务,保障学生们在校期间时刻安全,为支教活动筑牢安全根基。

基础学科:趣味引导夯实根基
支教课堂上,基础学科教学以趣味形式展开。在数学课程中,志愿者结合生活场景,寓教于乐。学生们围坐讨论,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难题”,原本枯燥的公式变得鲜活。语文教学则聚焦经典诵读与写作,志愿者带领学生赏析主题诗词,鼓励他们用文字记录家乡景色、生活趣事。一双双充满对知识渴望的眼睛,一句句充满童趣的构想,一篇篇饱含童真与乡土气息的作文,成为学生观察世界、表达自我的窗口,助力其夯实知识基础。
素质教育:多元活动激发潜能
素质教育课程为学生搭建起展示自我,见识世界的平台。《探索中国》课上,志愿者杨皓婷为孩子们讲解祖国秀丽山河,引导学生绘画出自己了解的地方特色。有的学生用彩笔勾勒出石鼓镇的山水轮廓,有的用颜料画出用心跳勾勒的梦想。在创作中,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与艺术感知力同步提升。体育课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志愿者严庆为孩子们指导羽毛球运动,烈日炎炎,欢乐的汗水在蒸腾,学生在奔跑、配合中,懂得团结的力量,锻炼体魄的同时,也培养了团队精神,多元活动持续激发学生成长潜能。
三生教育:融入日常启迪心灵
“三生教育”贯彻全程,是此次支教的重点板块。志愿者围绕乡村常见健康问题,开展系列教学。针对夏季易发生的溺水事故,通过动画演示、情景模拟,向学生讲解防溺水知识与救援方法,让“六不”原则深入人心。针对寻常课堂少见的性教育宣传,通过展示人体生理结构示意图、预设场景,让学生们了解两性差别,树立“身体红灯区”概念。此外志愿者还传授简单急救技能,如伤口包扎、中暑处理等,把实用健康知识送到学生身边,守护乡村孩子成长。

安全保障:细致执行筑牢防线
志愿者们严格落实安全任务。每日课前,认真核查学生人数,记录出勤情况;放学时,分组护送学生离校,与家长做好交接。确保每位学生都有家长接送。遇到高温、无家长接送等特殊天气,及时调整教学安排,护送学生回家。保障学生安全。课堂上,关注学生心理状态,发现学生间有矛盾或突发的身体不适状况,耐心沟通疏导,用陪伴与关怀,为学生营造安全、温暖的学习环境,让支教既有知识传递,也有安全守护。

活动反馈:双向成长收获希望
支教期间,学生们的变化肉眼可见。从课堂上的羞涩沉默,到积极举手发言;从对知识的懵懂好奇,到主动探索求知,成长在日常点滴中发生。志愿者们也在付出中收获:“看到孩子们的进步,觉得所有努力都值得”“支教让我更懂责任与担当”。

此次湖北医药学院“薪火相传,医心逐梦”志愿队支教活动,以三维体系为支撑、三生教育为内核,为石鼓镇完全小学学生送去知识与温暖。12名志愿者用行动践行公益初心,在传授知识、守护安全中,助力乡村孩子成长,也让自身收获成长历练。乡村支教的路上,这份饱含热爱与责任的行动,正成为点亮孩子未来的一束光,期待更多公益力量汇聚,照亮乡村教育前行之路。(通讯员:彭泳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