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暑期三下乡|学红色历史 摸推普实情——攀枝花学院“木棉传语推普小队”开展暑期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9-03 阅读:
    来源:攀枝花学院“木棉传语推普小队”
为传承红色文化、深入了解藏区普通话使用现状,为后续推普工作筑牢基础,2025年8月22日,攀枝花学院“木棉传语推普小队”走进四川省乡城县,开展了一场扎实深入的普通话推广活动。小队前往当地红军纪念馆参观学习,深入商户、学校、政府部门及村民家中,通过问卷调查细致了解当地普通话使用情况,为推动语言文字普及收集第一手资料。(通讯员 谈金凤 刘歆茹 唐凤 杨馨玥 肖亚轩)
 
图为“木棉传语推普小队”参观红军纪念馆。徐欢 供图
 
红色基地学历史,汲取精神力量
 
图为“木棉传语推普小队”参观红军纪念馆。王律皓 供图
 
木棉传语推普小队前往乡城县红军纪念馆开展参观学习活动,重温红色历史,感悟军民情谊。在纪念馆内,小队成员们重点参观了展现乡城人民迎接与欢送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的场景图,直观感受了当年红军过境时军民互动的温暖画面。同时,大家还近距离观摩了红军使用过的马鞍、军装、绑腿等生活用品,以及枪、大炮等武器装备,还有书具、时报等历史文献,这些实物与史料生动还原了红军当年的生活与战斗风貌。
 
图为“木棉传语推普小队”参观红军纪念馆。王律皓 供图
 
参观过程中,一组描绘军民互助场景的油画吸引了众人目光。一位团队成员驻足良久后感慨道:“看,这就是军民一家亲。”简单的话语道出了大家的共同心声。
 
图为“木棉传语推普小队”参观红军纪念馆。徐欢 供图
 
此次参观让小队成员们对当地红色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进一步体会到了“军民鱼水情”的深刻内涵。
深入基层做调研,摸清推普需求
离开纪念馆后,推普小队分成若干小组,带着精心设计的问卷,开始走访调查。在县城商户中,队员们与店主亲切交流,了解他们在日常经营中普通话使用情况;在学校里,与教师学生座谈,探讨普通话教学现状;在政府部门,与工作人员交流推普工作中遇到的难点;在村民家中,与民族群众面对面交谈,记录他们对学习普通话的看法和需求。
 
图为香巴拉镇教师填写问卷调查。徐欢 供图
 
调查发现,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和旅游业发展,当地群众对学习普通话的意愿日益增强。商户们希望借助普通话吸引更多游客,学生们期待通过掌握普通话获得更多发展机会,村民们也认识到普通话在农产品销售中的重要作用。
 
图为香巴拉镇人民政府工作人员填写调查问卷。刘歆茹 供图
 
 
图为香巴拉镇人民政府工作人员填写调查问卷。唐凤 供图
 
 
此次活动以红色文化搭建沟通桥梁,用历史传承滋养民族情感,让语言相通促进发展共识,不仅深化了小队成员对军民情深的理解,更通过实地调研精准掌握了乡城县多元群体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学习需求。在助力乡村振兴和民族团结的进程中,木棉传语推普小队为促进偏远藏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工作贡献了青年群体的智慧与力量。
 
三下乡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