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桂林理工大学学子三下乡:青耘灌野助振兴,沃土播新谱华章

    发布时间:2025-09-03 阅读:
    来源:邓苗,蓝彩玉,张佳苗

让雪梨唤醒永福村的春天—“三下乡”灌阳县乡村振兴篇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青年节对全国广大青年寄语精神的重要举措,20余年来,“三下乡”活动始终紧跟时代发展,为响应国家号召,7月14日,桂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将在对口支援帮扶灌阳县新街镇永福村展开“青耘灌野,沃土兴新”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助力乡村振兴。

经今人所述,共听雪梨旧事

         根据永富村村委的讲述,我们了解到了有关灌阳雪梨的故事。雪梨的种植历史可追溯至清代。据县志记载,这里的雪梨因其皮薄肉嫩、汁多味甜,曾作为贡品进献朝廷。1934年,红军长征途经灌阳时,当地百姓用窖藏的雪梨为伤员润肺止咳,这段军民鱼水情至今仍在村中口口相传。如今,这颗承载着历史记忆的"黄金果"正绽放新的光彩。依托乡村振兴战略,灌阳创新打造"雪梨+"产业模式:建设标准化种植基地,引入电商直播拓宽销路,开发雪梨深加工产品,年产值突破千万元。党的二十大以来,当地更将红色文化与生态农业相结合,通过"雪梨节"等特色活动,带动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图为灌阳县永富村村委发言

                                                                           图为团队成员提问有关雪梨问题

讲好雪梨故事,传承雪梨文化

          灌阳雪梨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我们要用心讲好这颗"黄金果"的动人故事。从清代贡品到红军长征时期的"救命果",雪梨见证了灌阳的发展历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讲好雪梨故事正是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乡土文化的生动实践。如今我们乡村振兴促进团,将通过我们的声音把雪梨的故事牢刻村民心中、传入大众耳中。通过我们团的力量以及年轻一代的力量,讲出属于灌阳县的雪梨故事,打造灌阳雪梨品牌。

                                                                 图为团队成员为小朋友讲述雪梨故事

笔绘丹心,画出我的雪梨故事

          在乡村振兴促进团的组织下,灌阳县永富村开展了"青耘灌野,沃土新兴"主题活动。二十余名小学生在志愿者指导下,以雪梨为主题进行绘画创作。小朋友或描绘家人采摘场景,或刻画雪梨生长细节,用画笔记录下对家乡特产的认知与情感。通过此次活动加深了下一代年轻人与雪梨之间的羁绊,让打造灌阳雪梨品牌、以雪梨振兴乡村成为可能。

                                                             图为团队成员指导小朋友绘画雪梨园

                                                                                 图为小朋友雪梨作品展示

深入调查,揭开雪梨的面纱

        乡村振兴促进团通过参观雪梨园了解到了雪梨的品质——在灌阳县优良的地理条件以及果农的辛勤栽培下,雪梨品质优良、果实饱满,每颗都散发着香甜的气息。随后我们还参观了雪梨的加工基地,发现雪梨不仅可以做为水果售卖,还衍生出了雪梨干等副产品。这一实践印证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的重要部署,以此为永富村提供了集体经济,促进了乡村振兴。

                                                                                   图为雪梨园雪梨果实

让雪梨唤醒永富村的春天,促进乡村振兴

        从清廷贡品到红军粮囊,从润肺良方到富民产业,灌阳雪梨的故事已绵延三百年。如今,新一代农人正用科技延续着这份甜蜜——电商直播间里,带着晨露的雪梨48小时直达北上广;非遗工坊中,梨木化作镌刻红色记忆的文创;精深加工车间里,曾经的残次果变身为高端梨膏。党的二十大描绘的乡村振兴蓝图,正在这片梨园里具象呈现:去年,雪梨产业带动全县人均增收超3000元,12个村集体实现分红。当我们咬下一口清甜的雪梨,咀嚼的不仅是果肉,更是一方水土的生生不息。这或许就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注脚——让传统农品焕发新生,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金山银山。

                                                                                 图为乡村振兴促进团留影纪念

作者:邓苗,蓝彩玉,张佳苗
 
三下乡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