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中国海洋大学“凡心如潮”实践队走访校友系列专项 王金亮校友——在延续的日子里,做拥抱落日的人

    发布时间:2025-09-02 阅读:
    来源:中国海洋大学“凡心如潮”实践队
  2025年7月20日,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凡心如潮”实践队通过线上访谈,深入了解了汉语言文学专业2021届毕业生王金亮在纪检岗位的成长历程。
  为展现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毕业生在平凡岗位上的成长轨迹与实践经历,挖掘其从校园到职场的蜕变历程。同时在展现平凡岗位的价值与意义中,揭示平凡背后的责任担当、坚持韧性与社会贡献,提炼海大文新人在实践中沉淀的职业精神与人生态度。当文学与现实交织,平凡与不凡同在,在王金亮的讲述中,折射出了中国海洋大学文新学子独有的精神底色与价值坚守。
  
  精神修养筑根基 文学世界的求索者
  谈及过去在海大文新学院的学习时光,王金亮校友记忆最深的是牛月明教授在《文学概论》课上提出的“思、理、言、议、集”五字法。这不仅是文学课堂上的方法论,更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他从崭新角度看待人生及世界的大门。
  在阅读与思辨中,他学会用新的角度去审视世界,体验到“心灵上的超脱与精神的满足”。文学,不再只是书页上的文字,而成为滋养人生、映照灵魂的透镜。王金亮校友分享,专业知识本身并不是四年本科生活的最大收获。他更珍视的是文学带来的那份“心灵上的超脱体验和精神满足”,是专业学习“对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带来的改变”。他坦言正是在持续的阅读与思辨中,他领悟到“精神的修养、心灵的反思是人生重要的课题”,并逐渐在文学构筑的精神家园与脚下坚实的大地之间,建立起一种平衡。这种平衡感,使他得以在延续的日子里保持精神的富足。
  也许就这就文学的力量。文学专业既告诉学子们要在平凡的世界里脚踏实地,又及时地提醒我们仰望星空,在文学与现实的交织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与力量。

 
  人生思辨觅真义 虚无生活的反抗者
  初入职场,面对陌生的事务与环境,王金亮一度陷入“如何抵抗虚无”的思考。在慢慢的求索实践中,他逐渐明白,“责任”与“意义”的分量,只有把平凡的坚守汇聚成不凡的力量,才能冲淡那些不确定的虚无。
  一个关键的转折,在于对“责任”与“意义”的重新诠释。王金亮校友谈道:“生存本能总是压倒性地优先于快乐本能,而唯有坚持喜欢的事情,才能有效对冲、抵抗和消解那些无意义感、那些琐碎、那些无聊。”
  王金亮从事的纪检工作,其价值在细微处闪光:通过“抓早抓小”的预防性监督,打造出更清爽的职场环境,同时能够为社会注入清廉正气。这种对公平正义的日常守护,真切地减少着普通人的生存成本,也因其独特的价值,成为王金亮校友抵抗生活虚无感最坚实的护盾。
  日复一日的坚持,最终沉淀出价值的厚度与人生的底色,使平凡的岗位也能闪耀出不凡的光芒。王金亮校友最终将自己的状态凝练为“平淡”二字——在繁琐的工作结束后,我会去看一场日落。这不是对平凡的妥协,而是在历经琐碎后主动选择的对冲,是在认清生活真相后,依然能在平凡岗位上守望秩序与良知的勇敢。
  
  写作坚守映初心 文新人的发展路
  在分享对尚未进入岗位学弟学妹的寄语时,王金亮校友提到两点:一是要不断提升写作能力,二是要坚守内心的正义。专业的学习让文新学子们具备了优秀的写作能力。尤其在这个自媒体创作繁荣的时代,文新学子完全有能力用专业的眼光去解构世界,甚至达到一般人难以企及的层次和高度,从而踏上新颖的职业生涯。
  写作,是文新学子最具优势的技能。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自媒体创作,都能以专业视野解构世界,开辟出新的职业天地。更为重要的是,文新学院厚重的人文底蕴赋予了学子清醒的价值判断力和社会责任感。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能够不随波逐流,而是自觉守护公正与良知。
  正如王金亮所说:“文新赋予学生的不只是技能,而是分辨是非的能力。”这份精神坚守,正是平凡岗位上最闪光的底色。
  
  平凡亦有光芒 文新精神在路上
  王金亮校友的故事,让我们看到文新学子如何在文学的浸润中修炼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担当。平凡不是妥协,而是一种内心的笃定与责任的选择。回望过去,珍视当下,探索未来,我们从王金亮校友身上看到了蕴藏着文新精神,看到了“胸怀蓝色梦想,堪当时代重任”的青春底色与使命担当。王金亮校友的感悟与寄语将激励更多文新学子在各自的道路上找准航向,让文学之光在以后的人生中恒久闪耀,让平凡岗位因坚持与热爱而熠熠生辉,让寻常的时间刻度上标注不凡的印记。
 
三下乡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