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苗重在育根,育人贵在育心。校本课程是落实“五育”融合理念的重要载体,其开发与实践的效果、质量关乎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改革的深化以及育人目标的实现。2025年7月18日—7月24日,为系统深入地了解课程开发与实践过程中,学校如何将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与德育铸魂、智育启智、体育健体、美育润心、劳育固本相结合,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五育融‘四史’”实践团队的8名成员来到北海市海城区银河小学,开展为期一周的实践调研活动。
图1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银河小学校园建设
实践团成员参观了银河小学的VR四史馆、四史文化长廊、劳动实践基地等多处教育场所。据银河小学的老师介绍,“五育融‘四史’”课程是以“四史”教育为抓手,以培养学生爱国主义为核心,在“扩域”“融创”“聚力”“循迹”上入手,从教育场所、课程体系、育人路径和评价方式四方面不断发力,整合校内外优质教学空间,利用VR等先进技术赋能“四史”课堂,打造出了既有地域特色,又有融合性、综合性、启发性的“四史”教育课程。为从小开始打好新时代人才的爱国底色,向未来输送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好基础。
图2 图为学生在“VR四史馆”观看爱国主义电影
为丰富“四史教育”校本课程的内容,银河小学建立集体备课、小组试讲、学科巡讲等机制,依托专家引领、名师指导,潜心研究课程开发,利用广西和北海区域性特点,整合北海本土优质红色教育资源(如地角街道教育基地、近代外国领事机构历史陈列馆),打造“思政一体化”课堂,构建“四史教育”校本资源库,收获了教育界和社会界的一致好评。据悉,“五育融‘四史’”校本课程在北海市2025年的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等次评定中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
图3 图为师生参观北海近代海关教育基地历史陈列馆
文 侯多多
图 谭惠铃,吴佳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