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乡野遗珠:美宝星火实践团的三村调研与老屋保护宣讲回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浪潮中,传统老屋作为农耕文明的生动注脚,承载着民族的基因与血脉,是不可替代的文化瑰宝 。它们不仅是乡村历史的见证者,更是乡愁记忆的物质依托,其价值早已超越了建筑本身,是地域文化、传统技艺与民俗风情的集合体现。保护老屋,是对历史的尊重,是对文化传承的担当,更是乡村实现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关键一环。
由此,2025年8月2日滨州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美宝星火实践团紧跟时代步伐,以“三下乡”实践为契机,深入山东省莱阳市万第镇儒林泊村、水口村、南张夼村,用实际行动为老屋保护添砖加瓦,围绕老屋保护开展实地调研与理念传播,用青年行动为乡村文化传承注入活力,在新时代奏响乡村文化振兴的青春乐章 。
儒林泊村:用脚步丈量老屋记忆
实践团首站进驻儒林泊村,师生们穿梭于错落的百年老屋间,手持记录工具细致拍摄建筑风貌、丈量构造细节,不放过每一处雕花、每一块砖石的历史痕迹。
在村史馆内,队员们紧跟讲解员的步伐,边听老屋关联的革命故事与文教历史,边快速记录关键信息,将口头叙事转化为文字资料,系统梳理这些建筑所承载的红色基因与文脉价值。
水口村:调研之外的深度文化对话
抵达水口村后,实践团师生倾听讲解员讲述村史,走进村中老屋,实地查看建筑现状,感受红色文化和岁月沉淀,重点记录其在革命历程与武术文化传承中的独特地位。
随后,团队师生与地蹚拳第七代传人宋青春展开座谈,询问武术传承与老屋保护的内在联系,其中一位有武术基础的队员还参与到拳术展示中,在互动中感受传统文化与乡土载体的紧密关联,为后续保护思路提供多元视角。
白杨树下的宣讲:让保护理念走进民心
在水口村的白杨树下,一场由实践团主导、当地政府和村委支持的宣讲活动热闹开场。队员们自制宣传册,在宣讲开始前分发给村民,图文并茂的内容让村民们看得入神。
宣讲中,队员们避开晦涩术语,用“老屋是咱们村的‘老宝贝’”“保护好了能传代”等家常话,结合水口村的古村落特色阐释保护意义;结合水口村特色和莱阳成功申报案例,向村民们解读老屋申报保护流程;逐条解读山东省和烟台市的老屋保护政策,用“隔壁村老屋修好变景点”的外地案例,让村民直观理解保护带来的长远价值。
南张夼村:探寻老屋的当代生命力
实践团在南张夼村的行动聚焦老屋与乡村发展的结合点。队员们走访改造为农家乐的老屋,详细记录其外观保留、内部改造的细节,思考经营者“老屋特色如何吸引游客”的做法;走进农耕文化展览馆,通过老物件与村民生活场景的对应,分析老屋作为文化载体的当代作用,为传统建筑活化积累实践经验。
此次实践中,美宝星火实践团以调研为基、以宣讲为桥,在三个村落里用具体行动践行文化保护使命。从数据记录到理念传播,青年队员们既展现了专业素养,更彰显了守护文脉的责任担当,为乡村振兴中的文化传承贡献了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