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支教暖童心 语文润乡土

    发布时间:2025-08-26 阅读:
    来源:江西财经职业学院现代服务学院“青衿志远·耘梦乡途”暑期社会实践队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教育振兴战略,助力乡村孩子开拓知识视野,提升文化素养,江西财经职业学院现代服务学院“青衿志远·耘梦乡途”社会实践队于2025年7月在上饶弋阳县及九江彭泽县开展“三下乡”特色支教活动。其中,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语文课,以独特的教学方式和趣味互动,点燃了孩子们对语文学习的热情,为乡村教育注入了新活力。

  古诗词:让经典“活”起来

  在《“活”的古诗词》课堂上,实践队队员巧妙设计“初见”“初识”“深交”三个环节,引领孩子们走进古诗词的奇妙世界。课前,一场《联想密码本》游戏迅速活跃了课堂气氛,孩子们围绕“夏天”“春天”等关键词,竞相分享联想词语。课程中播放歌曲搭配苏轼《水调歌头》,孩子们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勾勒出美妙的画面,紧接着苏轼与“东坡肉”的故事,又让他们看到古人生活有趣的一面。在“初识”环节,“你的感情我比划”活动将课堂推向高潮,孩子们通过肢体语言演绎李白、李清照诗句中的情感,深刻理解古诗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最后的“深交”环节,孩子们在《望庐山瀑布》里探寻“动”字的奥秘,参与“古诗大比拼”“诗句还原小能手”等活动,在激烈的思维碰撞中,感受古诗词的魅力。

  图为实践队队员与小朋友进行互动

  汉字之旅:感受文字魅力

  《与汉字交流》课程同样精彩非凡。实践队队员以“雨的变化”为互动开场,跺脚、拍腿模拟不同雨势,抓住孩子们的注意力。在“了解‘象形字’”环节,孩子们瞪大眼睛,看着“日”“月”“火”等象形字,感叹于古人的智慧。“汉字叠叠乐”环节中,从“火、炎、焱、燚”到“人、从、众”,小朋友们跟着“小老师”大声认读,主动探寻更多叠加字。“字谜猜猜猜”时,小朋友们思维敏捷,快速猜出“出”“告”等谜底。最后的“魔术汉字秀”的环节中,“日”字神奇变身“旦”“田”等字,小朋友们发出阵阵惊叹,更加积极的参与进变字游戏中,沉浸在汉字的奇妙组合中,深刻体会到汉字作为中华文明“基因密码”的独特意义。

  图为实践队队员进行授课

  传统文化:挖掘语文奥秘

  《传统文化中的语文奥秘》课上,实践队队员通过《我要你不要》游戏热身,让小朋友们迅速进入学习状态。“节气的故事”里,阿明观察影子总结二十四节气的故事深深吸引着他们,随后的拼图猜季节活动,小朋友们齐心协力准确说出季节,展现出了良好的观察力。在“探索十二生肖”环节中,玉皇大帝渡河选生肖的故事让小朋友们听得津津有味,纷纷分享自己的生肖并积极提问。最后,结合古诗、成语,实践队队员揭示节气和生肖在语文中的奥秘,小朋友们认真跟读二十四节气歌,主动举例相关成语,课堂上洋溢着浓厚的求知氛围。

  图为语文课堂

  文字魔法:让想象飞扬

  《让文字“飞舞”》的课程把小朋友们带入神奇的文字魔法世界。在“魔法锤炼”部分,小朋友们将字词想象成小精灵,在《编故事大王》活动中,小朋友们你一言我一语,让故事充满奇思妙想。“魔法练习”的三关造句,从简单的“太阳”“草坪”“小朋友”,到充满梦幻色彩的“天空”“鲸鱼”“彩虹桥”,再到“森林”“机器人”“糖果屋”,小朋友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创作出许多生动有趣的句子。“魔法展示”时,投票选出的优美句子,展示了小朋友们的学习成果,也让他们收获满满的成就感,整个课堂充满欢声笑语与奇思妙想。

  此次“三下乡”支教活动中的语文课,不仅为乡村孩子打开了一扇通往语文世界的大门,更在他们心中播撒下文化自信的种子。那些在古诗词中流淌的意境、在汉字里凝结的智慧、在传统文化中蕴藏的底蕴,终将化作孩子们成长路上的精神养分,让他们在未来的日子里,既能扎根乡土,又能心怀远方。而这份由知识传递搭建起的桥梁,也让城乡教育的光芒相互映照——支教的意义,从来不止于一堂课的陪伴,更是以微小的力量,推动着每一个乡村孩子的梦想启航,让文化的薪火在广袤乡野间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通讯员:黄雅婷)

三下乡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