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步履不止,声入人心:“语你同行”实践队三下乡推普纪实

    发布时间:2025-08-24 阅读:
    来源:向美霞,杜胜东,王克群,刘嘉馨,邓安琦,刘欢,代远艳
步履不止,声入人心:“语你同行”实践队三下乡推普纪实
 
回溯2022年七月,学长学姐初访海子街镇安山村,除草助农、普及禁毒防艾知识,十八个青春足迹,为村寨埋下温暖伏笔。2025年盛夏,“语你同行”实践队再赴安山村,以普通话推广为笔,书写乡村语言文化振兴新篇,让普通话之花绽放在绿水青山间。
 
(22年学姐学长达到安山村村公所时)
初遇:调研摸底,锚定推普方向
   实践首日,队员们奔赴村公所,与村干部深入交流,明晰村民普通话认知度低、对其重要性缺乏感知的现状。随后踏入农家书屋,阳光透过雕花窗,照在褪色书籍上,仿佛映照出村庄与外界语言沟通的隔阂。这一趟调研,让推普任务清晰锚定——要打破隔阂,让普通话成为村民连接外界的纽带。
 
(实践队在农家书屋时)
深耕:双线教学,激活学习活力
  为让村民“学得会、用得上”,实践队开启“线下+线上”双轨教学。
线下课堂设在村文化活动中心,队员手持拼音卡片,从声母韵母教起,针对平翘舌、前后鼻音等难点,用夸张口型示范、反复练习纠正发音习惯。情景模拟超市购物、问路等日常场景,搭配绕口令比赛、诗歌朗诵,让课堂充满欢声笑语,枯燥发音练习变身实用技能训练。
线上直播课同步发力,考虑村民农事繁忙,实践队利用网络平台打造“云端课堂”。“讲解+互动”模式中,队员镜头前细致传授发音、语法,连麦实时纠音,评论区成交流阵地,课程录屏更方便随时回看。双线并行,构建起覆盖农忙、农闲的学习网,破解“没时间学、学不会”难题。
 
(实践队直播教学普通话时)
融合:特色活动,厚植乡土与红色情怀
   7月5日 - 8日,推普融入乡土与红色基因:带领村民探寻山泉水源头,讲述历史故事,为积极学习者送上心意礼品;借抖音直播、入户教学,科普普通话在务工、电商中的价值,小礼物点燃学习热情;结合红色节点,教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邀退役村民献唱军歌,优秀学员颁奖、与老党员合影,让普通话学习与红色传承、乡土记忆同频共振。队员们还下田帮农,在汗水中拉近与村民距离,让推普更贴“泥土气”。
 
(实践队和村干部合影时)
深耕:双线教学,激活学习活力
为让村民“学得会、用得上”,实践队开启“线下+线上”双轨教学。
线下课堂设在村文化活动中心,队员手持拼音卡片,从声母韵母教起,针对平翘舌、前后鼻音等难点,用夸张口型示范、反复练习纠正发音习惯。情景模拟超市购物、问路等日常场景,搭配绕口令比赛、诗歌朗诵,让课堂充满欢声笑语,枯燥发音练习变身实用技能训练。
线上直播课同步发力,考虑村民农事繁忙,实践队利用网络平台打造“云端课堂”。“讲解+互动”模式中,队员镜头前细致传授发音、语法,连麦实时纠音,评论区成交流阵地,课程录屏更方便随时回看。双线并行,构建起覆盖农忙、农闲的学习网,破解“没时间学、学不会”难题。
 
(实践队员线下教学普通话时)
续航:步履不停,传递青春温度
   实践尾声,队员们虽将返程,但推普火种已播撒。村民从“听不懂、说不好”,到能在情景模拟中顺畅交流,对普通话助力生活、产业发展有了清晰认知;线上线下学习体系持续运转,成为村民随时充电的“语言加油站” 。
   从2022年的初遇,到2025年的深耕,“语你同行”实践队以青春为舟,载着普通话知识驶向乡村。未来,队伍将持续关注安山村,让语言赋能持续发力,助力村民用普通话讲好家乡故事,让乡土情与普通话共赴振兴新途,让每一步青春步履,都成为乡村语言文化振兴的有力注脚!
 
(实践队水源地拍摄时)
 
三下乡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