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7日至21日,浙江工业大学经济学院“星火普惠,信启未来”共同富裕观察团先后走进丽水青田县华侨总部大厦、浙江碧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钢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青田农商银行总部等,循着“发现问题-调研深挖-破解路径”的脉络,探索山区县金融“活水”精准滴灌中小微企业的奥秘。从政府、银行、保险公司的“风险共担机制”,到资金真正投入企业后的“实干图景”,这场调研不仅见证了金融创新的实践成果,更读懂了党建引领、多方协同的深层逻辑。共同富裕从来不是单个人、单个企业或单个机构的单打独斗,而是各方携手前行、合力托举的深层联结。
“星火普惠,信启未来”共同富裕观察团走入青田鱼稻田共生实践基地
问题直击: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梗阻”
改革开放以来,“以先富带动后富”的中国式特色经济发展理念指引我们翻越一座又一座大山,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美好生活奠定坚实基础。而在山区县,在党的领导下,让中小微企业先“活”起来,拓岗增收,“以先富带动后富”,便是实现山区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有效途径。
近年,农业、制造业的中小微企业所面临的发展动力不足问题尤其突出,“融资难”“融资贵”逐渐成为制约山区县中小微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因此“星火普惠,信启未来”共同富裕观察团将目光聚焦至我国人均存款最高的——丽水市青田县,探讨山区县“先富带动后富”的秘诀。
青田县地处浙南山区,虽然中小微企业密集,涵盖种植业、制造业、侨贸等多个领域;但“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理环境使其产业分布主要以第一、第二产业为重。担保不足的中小微企业,资金“到手难”“落地难”,为此,观察团走访了青田当地多家民营企业。
浙江碧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讨论现场
浙江碧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洪碧伟坦言,农业项目周期长、不确定性风险高,传统贷款模式下常被“拒之门外”,科技赋能农业的梦想严重缺乏资金支持;而钢一控股集团作为制造业企业,与观察团交流的过程中也点明:原材料涨价导致流动资金紧张,但贷款时担保费用高且贷款额度有限,导致扩产计划一再被迫搁置。
钢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讨论现场
同时,观察团在华侨总部大厦时,多位侨商创业者提到:海外资金回流周期长,国内融资对信用记录、经营数据的要求严苛,“轻资产、缺抵押”的中小微企业往往陷入“想贷贷不到、能贷成本高”的僵局。
想以“先富带动后富”,以大基数的中小微企业带动就业增收,破除“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局成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之一。
调研深挖:多方合力的“破解之道”
带着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观察团与青田县党、团组织,及企业代表、银行、担保公司等角色深度对话。在“才聚侨乡·智汇青田”共富研讨会的现场,观察团和青田县党组织深入探讨山区县发展新思路。党建引领下,青田县科技局、金融中心、农商行等机构人员共聚一处,串联起政企协同的智汇网。随着科技小站的落地,共同富裕的种子在党建浇灌的土地里生根发芽。
本次调研通过党建引领、多方合力的模式,拆解“政保共担贷”进行风险共担、高效融资的底层逻辑。青田农商银行总部,观察团与金融部总经理和项目经理围桌而坐、深入交流,了解到“政保共担贷”是青田农商银行与政府共同打造的一项创新型金融产品,政府与金融机构共同分担风险提供低担保费率,降低企业贷款准入门槛,部分企业还可享受费用减免等优惠政策。
“才聚侨乡·智汇青田”共富研讨会现场
政保共担贷的核心机制是“风险共担,激活企业”。通过创新性联动政府-银行-企业三方力量,采用动态资金池模式为企业贷款进行风险担保。不限企业贷款资金具体经营用途、简化贷款流程、加速资金落地和成果转化,为共同富裕注入金融“活水”。
路径优化:从“知者少”到“用者便”
“政保共担贷”虽已初见成效,但产品宣传不足、覆盖不广的问题仍然横亘在“政保共担贷”优化发展的路径中。
本次宣传采取“线上+线下·双线共行”的模式。在青田农商银行和青田县政府等多方力量的配合下,观察团以短视频形式精确介绍青田县“政保共担贷”的运作模式,以虚拟媒体的力量扩大传播。
除此之外,观察团走进青田县方山乡,与乡亲们面对面开展关于“政保共担贷”的宣讲。从政策概述、政策优势、政策成果到政策意义全方位讲解“政保共担贷”。旨在加大政保共担贷的宣传力度、扩大宣传范围,让更多小微型农业企业真正了解到这项踏实的惠民政策。
“星火普惠,信启未来”共同富裕观察团于方山乡宣讲活动合影
不断优化“政保共担贷”运作模式是该惠民政策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针对农业、制造业的不同风险特征,观察团将联合青田农商银行等产品参与方,共同研讨针对农业企业及工业企业的个性化产品合同。并考虑是否引入一定程度的市场机制,进一步分化风险,打造更加健全的贷后管理机制,使这项政策形成健康、稳定的共富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