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涡阳村卫生室里的“降压课”,把稳血压的招儿教给老乡

    发布时间:2025-08-21 阅读:
    来源:安徽中医药大学张妍妍
         冬日的皖北涡阳,村卫生室的门刚开,就有老乡裹着棉袄往里走。“张大夫,给我量量血压,这两天头有点沉。”我们刚把“高血压防治”的宣传板支在门口,就被围了个严实。村医张大夫笑着说:“你们来得巧,这阵儿天冷,血压高的老乡格外多,正好给大家讲讲咋把这‘血压表’稳住。”
  一、诊桌前的“土道理”:血压高了像“水管压力大”
  “啥是高血压?是不是就是血太稠了?”第一个坐下量血压的张大爷,看着仪器上跳动的数字直皱眉。我们赶紧拿出画着血管的示意图:“大爷,您看这血管就像咱村里浇地的塑料管子,正常时候水流稳稳的;要是管子堵了、变窄了,水压力就会变大,时间长了管子容易裂——高血压就像这水管压力超了标,得赶紧调。”
  张大夫在一旁补充:“刚才测的150/90,就比正常线高了点,像您这样爱喝散装白酒、顿顿离不开腌咸菜的,就得改改了。”我们接过话头:“就像给水管减压,要么把堵的地方通一通,要么把水流调缓点。少盐少酒,就像给水管放放气;多吃青菜、玉米,好比给管子加点润滑剂,压力自然就下来了。”张大爷听完,把手里的咸菜瓶子往桌角挪了挪:“那我明天就改吃煮萝卜。”
  二、药房边的“实在招”:冬天降压也能“接地气”
  药房柜台前,李婶拿着降压药犯愁:“天太冷,不想出门锻炼,这血压咋降?”我们指着窗外的麦场:“婶,不用跑远,在院里晒晒太阳、来回走几步就行,就像给水管慢慢放水,别让它总憋着。您看村里的老人们,冬天在墙根底下晒暖时,多踮踮脚、摆摆手,也是锻炼——就像给水管定期松松螺丝,总比一直紧绷着强。”
  正说着,有老乡问:“那吃啥能降压?总不能顿顿啃白馍吧?”我们赶紧翻开带来的“涡阳降压食谱”:“咱涡阳的苔干、芹菜都是好东西,清炒着吃,就像给血管‘扫扫灰’;玉米糁子粥熬得稠点,顶饱又清淡,比喝面汤强。张大夫说过,咱庄稼人不缺力气,就缺个‘嘴下留情’——少点盐、少点油,血压准能稳下来。”
  离开时,张大夫把我们写的“降压顺口溜”贴在了药房门口:“冬日少盐多吃菜,晒暖不忘走几步;血压高了别慌张,按时吃药常测量。”看着老乡们围着念叨,有人还掏出手机拍下来,我们突然觉得,这村卫生室里的烟火气,藏着最实在的健康密码——就像张大夫说的:“你们讲的这些理,比药片子还能让人记牢。”
  这个冬天,在皖北涡阳的村卫生室里,我们终于明白:把健康知识变成老乡们听得懂、用得上的家常话,就是最有意义的“下乡课”。
  
三下乡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