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滁州学院学子走进天爱养老公寓:六月初夏,用青春陪伴暖“夕阳”

    发布时间:2025-08-20 阅读:
    来源:滁州学院

  “小姑娘们,这月季开得正好,你们下次来,说不定能看着结花苞呢!”6月上旬的滁州市天爱养老公寓里,王奶奶攥着滁州学院学生志愿者的手,目光落在院子里的花坛上——那里的月季是上周志愿者们帮着浇花时,她特意指给大家看的“宝贝”。随着滁州学院“温情助老”志愿服务活动落幕,助老志愿陪伴暂告一段落,但养老公寓里的笑声、老人们眼角的暖意,成了这个六月最鲜活的记忆。

  ## 初遇:从“拘谨”到“熟络”,一声方言消了陌生

  6月2日清晨,滁州学院7名志愿者背着帆布包走进天爱养老公寓时,阳光正落在公寓的白墙上。院子里很安静,几位老人坐在藤椅上晒暖,有的低头摩挲着手里的旧照片,有的望着铁门方向出神。“当时手里攥着打扫工具,总怕动静大了打扰老人。”志愿者陈同学记得,出发前大家反复练过“沟通话术”,可真站在院子里,反倒不知从何开口。

  转折点藏在一块沾了灰的玻璃窗后。志愿者们分组行动时,陈同学负责擦拭公寓走廊的玻璃,抹布擦过,模糊的窗外景致渐渐清晰。“小姑娘,这玻璃擦得真亮,辛苦喽!”身后突然传来一句带着滁州方言的话,是72岁的张奶奶——她拄着拐杖站在门口,手里端着两杯温水。陈同学接过水杯时,指尖触到杯壁的温度,张奶奶又笑:“我瞅着你们忙半天,喝口水解解渴。”

  那天上午,原本“按计划”要完成的“卫生清扫清单”没计划做完——志愿者们被老人们拉着聊了半上午。张奶奶讲自己年轻时在城南菜市场卖菜的事,说“那时候菜新鲜,一早就被抢光”;坐在角落的李爷爷突然插了句“我年轻时跑运输,见过滁州老火车站的样子”,话匣子一打开,老人们你一言我一语,志愿者们围坐在旁边听,手里的抹布、扫帚早放在了一边。

  “出发前总想着‘要做什么’,到了才发现,‘愿意听’比‘做什么’更重要。”带队老师看在眼里,悄悄让大家调整了计划:“先陪老人聊透了,再顺手做活儿——老人们不缺人打扫,缺人‘搭话’。”

  ## 日常:从“做事”到“陪伴”,轮椅上的故事串起日子

  往后的日子里,养老公寓的清晨多了群“红马甲”:每天8点半,志愿者们准时到岗,先帮护工阿姨给行动不便的老人递水、整理床褥,再推着轮椅陪老人在院子里转圈。起初大家按“分工表”行动,后来却渐渐有了“专属默契”。

  方同学的“固定搭档”是78岁的王奶奶。王奶奶腿脚不便,平时很少出公寓楼,头回坐轮椅被推出门时,她伸手摸了摸院墙上的爬山虎:“开春时这藤还没这么密呢。”那天起,方同学每天都推着王奶奶走同一条路线:先绕着花坛看月季,听王奶奶数“这是粉的、那是黄的,以前家里院儿里也种过”;再到公寓门口的梧桐树下站一会儿。

  有次路过会议室,王奶奶盯着桌子上的智能手机犯愁:“闺女上周寄来的,说能视频,可我连开机都得护工帮着。”那天下午,方同学翻出手机备忘录里存的“简易操作图”——出发前她特意查了“老人学用智能手机步骤”,画了张“点绿色按钮=开视频”的示意图。教了三遍后,王奶奶颤巍巍按对按钮时,屏幕里突然弹出她闺女的脸,老人眼眶一红,却对着屏幕笑:“你看,我学会了吧。”

  志愿者程同学则成了李爷爷的“故事听众”。85岁的李爷爷是名退休军人,那会儿在部队搞后勤,连夜卸物资,没人喊累。”后来她发现,只要提到“部队”“当年”,李爷爷的背就会坐得更直,说话时声音也亮堂——有次讲完“连夜修公路”的事,他还拍了拍程同学的肩膀:“你们年轻人也得有股拼劲儿,日子才有意思。”

  这样的碎片串了一串:志愿者帮视力不好的刘奶奶读儿女寄来的信,把“工作忙”的句子说得慢些。有天突下小雨,大家把院子里的老人扶回屋时,76岁的赵奶奶拉着人说“我给你们唱段老歌吧”,《茉莉花》的调子刚起,几个老人跟着哼起来,志愿者们也跟着打拍子,走廊里的雨声都被盖了过去。

  ## 约定:不只是“暂别”,月季花开时就再来

  6月9日是活动的最后一天。志愿者们没提前说“要走”,只是像往常一样推着老人们在院子里转,帮张奶奶把晒好的被子叠整齐,听李爷爷讲“当年过端午”的习俗。直到中午要离开时,王奶奶突然拉着方同学往花坛走:“我数了,这月季有5个花苞,你们要是下月初来,说不定能看着开。”

  “这不是结束。”滁州学院带队老师说,学校已和天爱养老公寓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从7月起,每月第二个周末定为“固定陪伴日”,志愿者们会带着“心愿本”里记的东西再来;学校计算机系还在筹备“手机小课堂”,要把“操作步骤”印成大字体的卡片,下次来教老人们用。

  这个六月,滁州学院的学子们没做什么“轰轰烈烈”的事,只是在养老公寓的院子里晒了晒太阳、听了些老故事、帮着浇了几次花。但就像张奶奶说的:“人老了,就盼着有人愿意坐下来,跟你说说话——你们来了,这日子就不闷了。”而这份“不闷”的暖,早顺着六月的风,落在了养老公寓的月季花瓣上,也落在了志愿者们往后的日子里。
通讯员:储靖悠

三下乡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