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铃皓齿”先锋队建水行——酸食文化与老年口腔健康守护
在千年古城建水,传统酸食文化与现代口腔医学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对话。遵义医科大学"银铃皓齿"先锋队于7月30日深入云南建水县,开展"健康中国"战略实践行动。团队聚焦当地老年人因长期食用酸食导致的口腔健康问题,携手地方政府及医疗机构,通过创新宣教与深度调研,着力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老年口腔健康干预体系。
健康科普进社区:方言传递护齿智慧
七月的滇南,骄阳似火,却挡不住先锋队员们的热情。在荒地村古树下,队员们与老人们围坐一堂,手持牙齿模型,耐心细致地讲解口腔保健知识。针对当地老年人钟爱酸石榴、酸腌菜等特色饮食的习惯,队员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专业的口腔健康知识化作春风细雨,滋润着老人们的心田。“原来酸食和牙齿健康还有这么多讲究!”一位老人恍然大悟的话语,道出了这次活动的深远意义
酸食文化探寻:走进古法制作工坊
队员们穿梭在冒着酸香的作坊里,仔细观察当地老人制作传统酸食的每个步骤。从选料到发酵,那些传承百年的工艺手法让年轻医学生们大开眼界。当非遗传承人展示家传的陶罐密封技法时,传统饮食智慧与现代健康理念在蒸汽氤氲的工坊中悄然对话。
口腔健康新对策:酸食文化深调研
为精准掌握当地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实践团队深入村户开展专项调研。队员们顶着烈日走遍村巷,采用问卷结合访谈双模式收集数据,共发放并回收有效问卷200余份。系统收集老年群体的酸食摄入量、牙周病认知水平及日常清洁习惯等数据。初步分析显示,当地60岁以上老年人日均酸性食物摄入量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多数人对牙周病的了解微乎其微,无法做到正确护理口腔健康。
成长胜奖:朝夕相伴悟温暖,风雨同程赚成长
这一周的实践经历,带给团队的不仅是详实的调研数据,更是一次成长的蜕变。在与村民朝夕相处中,医学生们用专业知识传递温暖,在方言交流中拉近心与心的距离。从最初的手足无措到后来的从容应对,每个日夜都记录着他们的进步。田间地头的健康访谈,农家院落的科普讲解,深夜灯下的总结交流,这些珍贵的经历让“医者仁心”变得真实可感。这段旅程不仅丰富了专业技能,更让他们深刻体会到基层医疗的价值,为未来的从医之路注入了最真挚的力量。
三下乡推荐
- 追寻红色足迹,厚植家国情怀
- 为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引导实践团队成员坚定理想信念、砥砺青春品格,7月6日,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全心全益”赴
- 2025-08-19
- 青春赋能,点亮乡村教育帮扶路
- 为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助力乡村教育发展,“萤光暖途五育筑梦”三下乡实践团奔赴乡村,开展“课业帮扶暖童心”义务辅导与“家园共
- 2025-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