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北林学子进基层——以青春之姿,续红色血脉

    发布时间:2025-08-19 阅读:
    来源:北京林业大学生物学院星火实践团
         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光芒,北京林业大学星火实践团于7月25日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红色寻访与宣讲之旅。实践团成员们跨越山海,穿梭于历史遗址与基层社区之间,用脚步丈量红色土地,以行动传递红色力量,书写着属于新时代青年的红色篇章。
  
  寻迹历史:在遗址场馆触摸红色脉络
  
  7月的阳光炽热,却挡不住星火实践团成员探寻历史的脚步。首站,实践团成员来到731部队遗址博物馆。踏入这片承载着沉重历史的土地,压抑的氛围扑面而来。锈迹斑斑的实验设备、满是裂痕的囚徒衣物,无声诉说着侵华日军的暴行。实践团成员仔细聆听讲解,那些残忍的“活体实验”“细菌战”细节,像重锤敲击在每个人心上。在这里实践团成员梳理日军侵华的罪恶证据,为后续基层宣讲积累最真实、最有冲击力的素材——要让更多人知道,和平来之不易,是无数血泪换来的。
  
  接着,实践团成员奔赴中国党史馆。踏入馆内,仿佛置身一部立体的党史教科书。从嘉兴南湖红船模型前的驻足凝视,到长征场景复原区的轻声交流,实践团成员沿着历史脉络,见证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发展壮大的艰辛与辉煌。
  
  东北抗联纪念馆内,抗联战士们的英勇事迹震撼着每一个人。杨靖宇将军在冰天雪地中孤身奋战,嚼着树皮草根与敌人周旋的故事;赵一曼烈士“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绝笔信,让实践团成员仿佛回到了那个热血年代。东北抗联纪念馆是红色宣讲的“精神宝库”,实践团成员把抗联将士的坚韧与信仰,原原本本带到基层去。
  
  青海原子城,这片曾经神秘的土地,留存着“两弹一星”元勋们的奋斗印记。实践团成员走进当年的科研车间、居住窑洞,听着工作人员讲述邓稼先、郭永怀等科学家隐姓埋名、艰苦奋斗的故事。
  
  井冈山纪念馆里,“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在一件件文物、一个个故事中鲜活起来。实践团成员重走“朱毛红军挑粮小道”,虽然只有短短一段路,却让大家体会到革命时期物资运输的艰难。在黄洋界保卫战旧址,听着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成员们深刻理解:红色精神,是绝境中咬牙坚持的勇气,更是代代相传、历久弥新的火种。
  
  扎根基层:让红色故事“活”在身边
  
  结束场馆寻访,实践团马不停蹄走进基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桃李社区,是实践团开展红色宣讲的第一站。社区活动室内,老党员、居民代表早已坐定。实践团成员以“731部队的罪恶与警示”为题,结合在遗址博物馆的所见所闻,用图片、数据还原那段黑暗历史。讲到受害者遭遇时,台下老人默默抹泪;听到如今祖国强大、守护和平,大家又挺直胸膛。
  
  互动环节,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党员颤巍巍起身,分享自己父亲参加抗日游击队的故事。实践团认真记录,把这些“家门口的红色记忆”融入宣讲素材——原来红色故事不只是书本里的,就藏在社区长辈的经历中,要让更多年轻人听见。
  
  接着来到黑龙江省安达市安虹社区,实践团针对社区青少年多的特点,设计了“红色情景剧”互动环节。成员们穿上仿制的抗战军装,模拟“送情报”“地道战”场景。孩子们兴奋又好奇,争抢着扮演“小侦察兵”“游击队员”。活动结束后,孩子们还念念不忘。这让实践团成员更坚定了想法——把红色宣讲变得有趣、有互动,才能真正走进孩子们心里。
  
  星火成炬:红色传承的“青春回响”
  
  几场宣讲下来,实践团收获了无数动人瞬间。在桃李社区,一位初中生听完宣讲,悄悄塞给成员一封信:“哥哥姐姐,我以前觉得抗战故事离我远,现在知道,是先辈们的血换来我的安稳生活。我要好好读书,像你们一样把红色故事讲给更多人!”稚嫩的笔迹,却满是力量。
  
  安虹社区的老党员张大爷,专门给实践团送来自己整理的“安达本地红色故事集”,里面有安达县抗日自卫队的战斗、支前模范的事迹。“你们年轻人愿意讲红色故事,咱老辈人高兴!这些故事,也该让更多人知道。”大爷的话,让实践团成员明白:红色传承是场接力赛,他们接下了一棒,还要把更多“民间红色记忆”挖掘出来,继续传递。
  
  这场跨越多地、联结历史与现实的实践,让北京林业大学星火实践团的成员们深刻懂得:红色精神不是遥不可及的符号,而是能触摸、能传递、能在新时代焕发生机的力量。他们用脚步丈量历史深度,用宣讲传递精神温度,让红色血脉在基层扎根,更在青春的奋斗中奔涌向前。正如实践团成员总结说的:“我们不是红色精神的‘搬运工’,而是要成为‘传承者’‘创新者’,让更多人看见,红色精神永远年轻,永远充满力量!”
  
  未来,这支星火实践团还将继续出发,把红色宣讲带到更多地方,让“进基层、续血脉”的故事,书写更动人的篇章——因为他们相信,点点星火,定能成炬,照亮红色精神传承的漫漫长路。
三下乡推荐
  • 见“缝”插“智”,固堤佑农
  •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投身社会实践、助力乡村振兴的号召。2025年7月2日
  • 2025-08-19
  • 科学赋能基层 健康种子生根乡土
  • 2025年7月,郑州大学"体管新声"实践团深入新乡葛埠口乡,开展28天"体重管理年"实践。团队通过"健康筛查+精准科普+家校联动+长
  • 2025-08-19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