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科学赋能基层 健康种子生根乡土

    发布时间:2025-08-19 阅读:
    来源:郑州大学体管新声团队
          2025年7月13日,郑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体管新声”实践团4名学生走进河南省新乡市葛埠口乡卫生院,开展为期28天的“体重管理年”主题实践。团队通过“健康筛查+精准科普+家校联动+长效跟踪”的创新模式,为132名村民建立健康档案,推动科学减重理念在基层落地生根。
  实践团在葛埠口乡开展健康筛查时发现,村民对“肥胖”的认知普遍停留在“壮实=健康”的层面,64.8%的受检者存在超重问题,27.5%达到肥胖标准,且43%的肥胖者同时患有高血压或糖尿病。“改变必须从下一代切入,让孩子成为家庭健康的‘传播者”。”团队负责人决定,将黑羊山第一初级中学作为突破口。
  实践团联合学校推出“健康小卫士”课程,通过实验、游戏普及营养知识。在“糖块实验”环节,团队成员将奶茶、炸鸡、可乐等常见食品的含糖量、脂肪量转化为方糖、油瓶等直观道具:
  ·一杯500毫升奶茶=12块方糖(60克);
  ·一份中份炸鸡=3勺食用油(45克);
  ·一罐330毫升可乐=9块方糖(45克)。
  当看到量杯中堆积如山的糖块和油瓶时,教室里的惊叹声此起彼伏。“原来我每周喝3次奶茶,等于吃了36块糖!”在学生们认识到体重管理重要性后,实践团发起“家庭健康活动”,鼓励学生监督父母完成三项改变:
  1.每日蔬菜摄入量达500克;
  2.晚饭后散步30分钟;
  3.减少油炸食品摄入。
  据团队跟踪统计,参与活动的家庭中,87%减少了油炸食品摄入,73%增加了运动频率。更令人意外的是,35%的家庭主动购买了体重秤和控油壶,开始记录每日饮食数据。
  “糖块实验”的影响迅速从校园蔓延至整个乡镇。再次来到卫生院体检的王爷爷站在智能体脂秤上,屏幕显示他的体脂率从28%降至25%,肌肉量增加1.2公斤。“这都是跟着孙女学的,她每天监督我跳健身操、吃蔬菜。”
  为满足村民需求,实践团与卫生院共建了“健康管理闭环”:
  ·筛查端:在3个行政村设立流动检测点,提供血压、血糖、体脂率等6项指标检测;
  ·干预端:开发方言版健康广播,每日早晚循环播放“少盐多菜”“步行6000步”等口诀;
  ·跟踪端:健康指导员定期入户,为村民制定个性化减重方案。
  “以前觉得健康是医生的事,现在知道是自己的事。”村民陈叔叔展示着手机里的步数记录,“跟着团队跳了半个月健身操,体重掉了3斤,晚上睡觉也不打呼了。”数据显示,参与活动的村民30日内平均减重2.1公斤,血压达标率提升31%。
  “这种‘儿童教育-家庭改变-社区联动’的模式,填补了农村健康管理的空白。”新乡市卫健委基层卫生科李科长指出,“孩子对知识的接受度高,且能直接影响家庭行为,比单纯宣传教育更有效。”
  葛埠口乡卫生院院长补充:“实践团将抽象的健康数据转化为可视化的糖块、油瓶,符合农村居民的认知特点。这种‘场景化教育’值在基层推广。”
  如今,葛埠口乡卫生院的“食物热量对比墙”前总围满学生,葛埠口乡的广场上每晚都有健身操队伍,社区医院的智能体脂秤前排起长队.....一场由“糖块实验”引发的健康革命,正在这片土地上悄然生长。
三下乡推荐
  • 科学赋能基层 健康种子生根乡土
  • 2025年7月,郑州大学"体管新声"实践团深入新乡葛埠口乡,开展28天"体重管理年"实践。团队通过"健康筛查+精准科普+家校联动+长
  • 2025-08-19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