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稻浪新声 数智绘乡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青年团队走进城固调研数字稻渔产业

    发布时间:2025-08-19 阅读:
    来源:高梦洁、尚晓龙、蔡伸宇、陆仪

盛夏时节,陕西汉中城固县龙头镇的稻田连片,绿浪翻滚,田野间弥漫着丰收的气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的青年调研团队走进六一村、新华村、新光村,开展“数智物联网技术赋能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的实地调研,用脚步丈量乡土,用数据描绘乡村振兴的生动画面。

调研团队由教师指导,研究生和本科生共同参与,通过访谈、问卷调查及现场观察,共收集到378份有效数据。调研显示,城固县的数字稻渔模式正经历“萌芽—扩张—优化”三阶段演化,政策支持、企业运营与村集体组织形成合力,推动土地流转、产业整合和经济效益提升。借助物联网技术,农户可实时掌握水质、气象及作物生长情况,实现精准生产管理,提高效率、降低风险,经济价值不断显现。

问卷和访谈结果显示,农户土地流转及参与意愿不仅受经济收益影响,还受到风险认知、社会信任及同辈示范效应作用。家庭与同辈的“羊群效应”在决策中显著,而村委和企业的公信力增强了农户长期参与的稳定性。青年学子在田间地头与农户面对面交流,将课堂理论与实践结合,既掌握了数字农业的运作模式,也深刻理解科技赋能乡村产业的现实意义。

此次调研采用质性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行动者网络理论分析多元主体的利益结构与互动机制,构建稻渔模式组织演化框架;同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Bootstrap方法,对农户土地转出意愿影响因素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信息公开、技术培训和政策激励可以显著提升农户数字技术认知和风险应对能力,而优化数字平台与多方协作机制能够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在稻浪翻卷的田野间,青年学子用笔记录,用镜头捕捉,用数据分析,他们不仅是观察者,更是参与者与实践者。调研成果为城固县数字稻渔模式的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全国数字农业推广和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参考样本。数字稻渔产业正在城固大地生根发芽,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和产业升级的新引擎,同时也为青年参与乡村建设提供了宝贵实践平台。

三下乡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