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足迹印乡野 躬身实践悟担当
——商学院学子赴仪征、淮安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纪实
2025年7月,江苏科技大学商学院“基”情四射服务队分赴仪征市环境卫生管理处与淮安市山阳湾社区,开展为期多日的基层服务实践活动。队员们深入田间地头、社区街巷,以劳动服务民生,用知识传递温暖,在烈日与汗水中诠释了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仪征篇:一帚一铲间 守护田园洁净
7月22日清晨五点半,天刚蒙蒙亮,仪征市城郊结合部的乡间小路上已传来沙沙的扫地声。财务管理专业的蒋赟和队友们手持扫帚、肩扛铁铲,正跟随当地环卫工人清理卫生死角。这是实践团抵达仪征的第一天,队员们虽有初来时的生涩,但动作娴熟地穿梭在稻田与村舍之间。
蒋赟在清理草丛垃圾 英镫月供图稻田边的农药瓶、草丛中的塑料膜,这些隐蔽的垃圾需要火眼金睛寻找。蒋赟蹲在草丛边,小心地夹起一个沾着泥土的农药瓶,同行的环前辈笑着说:“这才是基层服务的‘标配’。”队员们闻言更是干净十足。“基层服务没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能把小事做好就是本事。” 蒋赟在实践日记中写道。
特别任务:为独居老人送温暖
7月23日,实践团接到一项特殊任务——为村里的独居老人打扫房屋。张奶奶家低矮的平房里,厨房灶台积着厚厚的油垢,卧室衣柜散发着霉味。队员们立即分工行动:一组负责擦洗灶台、整理衣物,一组则清理院中堆积如山的废品。

蒋赟在为老人打扫房屋 英镫月供图 “用热水兑小苏打,这样去油渍效果最好。”在前辈的指导下,蒋赟和队友们反复擦拭着灶台,钢丝球在手上磨出了好几个水泡也未曾停歇。院中泡发的废纸箱和塑料瓶需用扁担抬至回收站,往返五趟后,王大爷颤巍巍地塞来几颗水果糖:“这是孙子过年带回来的,你们尝尝。”
离别之际,张奶奶拉着队员们的手久久不愿松开:“你们走了,这屋子怕是又要变回老样子了。”蒋赟当即掏出笔记本写下联系方式:“奶奶,我们每周都来,您有事随时打电话。”回程的车上,队员们看着张奶奶送的西红柿,看着老人佝偻的背影站在村口挥手,都默默红了眼眶。
环保课堂:让垃圾分类落地生根
除了体力劳动,实践团还发挥专业特长,开展垃圾分类宣传。“菜叶果皮能堆肥,塑料瓶能卖钱,分开扔既干净又划算。”队员们用当地方言耐心讲解。起初村民们都觉得“多此一举”,直到蒋赟追着一位将旧电池扔进厨余垃圾的大叔跑了半条街,只为讲解随意扔的废旧电池的危害。“后生说得对,我以后注意。”大叔的转变让队员们备受鼓舞。三天里,团队累计清理垃圾两吨,走访农户三十余户,打扫了六户老人的房屋,让环保理念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
淮安篇:社区服务中的青春温度
7月18日,200公里外的淮安市山阳湾社区,另一支实践小队正挥汗如雨。财务管理专业的张倩和队友们迎着朝阳,开始了道路清扫工作。
落叶扫出邻里情
“这些落叶被踩实了,得用铲子才能撬起来。”队员张倩发现,看似简单的清扫工作暗藏玄机。盛夏的梧桐叶粘附在地面,夹杂在绿化带中的烟蒂、纸屑更需要俯身拾取。队员们分工协作,用扫帚与簸箕还道路以整洁。居民赞许的目光和主动递来的茶水,让疲惫化为成就感。
张倩在清扫道路 英镫月供图清扫过程中,团队还特别关注卫生死角。在一处废弃车棚后,堆积的杂物已散发异味。队员们戴着手套,将废旧家具、建筑残料分类清运。“大学生就是不一样,连破花盆都码得整整齐齐。”路过的居民纷纷点赞。经过三小时奋战,原本杂乱的车棚焕然一新。
消防知识护平安
下午的消防安全宣传则考验着队员们的沟通智慧。起初咨询台前冷清,张倩与队友便创新形式,把“课堂”搬到社区广场。“油锅着火怎么办?”张倩边比划边讲解,“千万不能浇水,盖盖子、捂湿布才是正确方法。”队员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讲述一些火灾案例以及如何预防火灾、发生火灾时该如何逃生等基本知识,生动的讲解吸引了不少纳凉的居民。

张倩在宣传消防知识 英镫月供图 最热闹的是消防实操环节。在消防员指导下,我们向居民们展示了一些常见的消防器材,如灭火器、灭火毯等,并现场演示了它们的使用方法。六十多岁的李大爷第一次拿起灭火器“原来这个销子要拔掉啊!”围观的居民轮流体验,笑声不断。互动中,居民们从观望到踊跃尝试,灭火器操作体验更是让大妈直呼“心里踏实多了”。
实践凝思:在泥土中读懂青春答卷
7月25日的总结会上,两支团队隔空连线,分享实践感悟。“王大爷那颗融化在掌心的水果糖,让我明白了付出的意义。”蒋赟的发言引起共鸣。张倩则展示了一段居民学习使用灭火器的视频:“当他们说出‘以后睡觉踏实了’时,我突然懂了什么叫‘用专业服务社会’。”
两支小队的实践虽地域不同、任务各异,却同样诠释了“知行合一”的深刻意义。那些晒黑的皮肤、磨破的手套、湿透的衣衫,终将化为青春最珍贵的印记。正如队员们所说:“基层这本无字之书,教会我们的远比想象更多。”
2025年7月24日
作者:英镫月
学院:商学院
联系方式:18862663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