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南师中北学子暑期三下乡:红色党史教育活动印记

    发布时间:2025-08-13 阅读: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近日,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法政学院“停凤舞雩”实践团队携手南京市栖霞区燕子矶社区党委、关工委、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欣岳年南京栖霞国际颐享家园开展 “银龄忆峥嵘,童心筑新梦” 党史教育主题活动。此次活动聚焦社区 “一老一小” 人口结构特点,将红色教育与互动体验相融合,为传承红色基因、激发社区文化活力写下生动注脚。

图片1.png

童声诵经典,红领巾映照赤子心

8 名身着校服、佩戴红领巾的小学生昂首挺胸,齐声诵读《百年风华,童心向党》。稚嫩的声音虽显青涩,却字字铿锵,将对党的热爱与敬意娓娓道来。“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的誓言响彻活动现场,让在场的长辈们深受触动铿锵字句在会场回荡,少先队员们挺拔的身姿与真挚的情感,瞬间点燃现场氛围。他们为此已在家中反复练习多日,只为在此刻以最佳状态展现新时代少年的精神风貌。

巧手铸党徽,“银龄”与“童心”共塑信仰

在手工教学环节,实践队员展示了党徽造型的 “爱国星” DIY 摆件,并详细演示制作步骤,在志愿者分步演示后,老人们与孩子结对而坐,共同投入创作。当遇到精细步骤时,身旁的长者便化身“技术指导”,用历经岁月的手稳稳扶住孩子的手背。“奶奶,这个五角星贴这里对吗?”“对!真聪明!”一问一答间,冰冷的材料被温情唤醒,一枚枚闪耀的立体党徽摆件逐渐成形。它不仅是手工作品,更是两代人红色信仰的具象凝结。图片2.png

孩子们发挥想象力,为天安门、和平鸽等元素上色,用稚嫩的笔触表达对祖国的美好祝愿。活动现场欢声笑语不断,一件件充满心意的手工作品,成为连接 “银龄” 与 “童心” 的红色纽带。

红歌聚深情,代际接力续写荣光

当最后一枚党徽摆件制作完成,孩子们与老人手持作品起立。熟悉的旋律响起,银发与童颜共同唱响《我和我的祖国》。老人们歌声浑厚深沉,孩子们嗓音清亮飞扬,交汇成震撼人心的和声。"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全场托举党徽摆件齐声高歌。老人们闭目轻和,沙哑嗓音里浸透岁月深情;孩子们昂首放声,清亮歌喉如雏凤初鸣。当"浪是那海的赤子"的旋律攀升至顶峰,银发与童颜相视而笑,信仰的星河在代际对视间璀璨生辉。

镜头定格下这动人一幕:老人们笑容欣慰,孩子们眼神明亮,他们手中共同托举的党徽摆件在灯光下熠熠生辉。这一刻,革命记忆与未来憧憬完成了一次庄重的交接。

图片3.png

鲜花映初心:三代人的红色接力

活动高潮在"鲜花敬长者"环节迸发。8 名小学生手捧精心准备的鲜花,每一束都用红色皱纹纸细细包裹,孩子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迈着略显拘谨却格外认真的步伐,缓缓走向前排就座的 8 位老党员。

走到老人面前,孩子们先是深深鞠了一躬,稚嫩的脸庞上满是庄重。接着,他们小心翼翼地将鲜花递上前,小手微微颤抖着。“奶奶,这是送给您的花,谢谢您为国家做的贡献。” 少先队员张子晴轻声说道,声音里带着一丝紧张,却饱含真诚。奶奶们双手接过鲜花,干枯的手指轻轻拂过花瓣,眼眶瞬间湿润了。一位颤抖着抚摸着小姑娘的头,声音哽咽:“好孩子,谢谢你,这份心意奶奶收下了。”

其他老党员也纷纷接过鲜花,有的用手轻轻按住胸口,有的不住地点头,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照在老人和孩子身上,也照亮了鲜花上的露珠,折射出温暖的光芒。空气中仿佛都弥漫着感动的气息,不少在场的实践队员也红了眼眶。

图片4.png

当银龄的皱纹里沉淀的峥嵘岁月,与童心的眼眸中绽放的崭新梦想相遇,碰撞出的不仅是一次党史教育活动的温情火花,更是红色基因跨越时空的接力传承。这场活动如同一颗投入湖心的石子,以燕子矶社区为圆心,将老党员的赤诚初心、孩子们的纯真向往与青年学子的担当精神层层辐射开来。它让我们看见,党史教育从来不是刻板的文字与影像,而是在代际的真诚对话中,践行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的初心使命,化作老人掌心的温度、孩子笔下的色彩、青年脚下的力量。从过去到现在,从青丝到白发,从懵懂到坚定,这场跨越年龄的红色之约,正以最生动的方式证明:只要薪火相传的信念不灭,民族复兴的画卷就会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奋斗中,铺展得更加壮阔斑斓。(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停凤舞雩”实践小队 戴曦悦)图片5.png

三下乡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