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湖南工商大学“乡野奔腾队”乡村与家国的“双重曝光”——用天安门幕布定格乡土温情

    发布时间:2025-08-13 阅读:
    来源:湖南工商大学乡野奔腾队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当代青年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事业,以实际行动践行使命担当。7月16日,湖南工商大学乡野奔腾队,将北京天安门城楼的幕布带至三下乡实践地——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白竹村,为当地老人与儿童搭建起一座特殊的“情感桥梁”。在镜头前,老人粗糙的手掌与孩童纯真的笑脸交叠,天安门城楼的金色轮廓与橙色队服共同构成一幅温暖画卷,让乡土与家国情怀在红幕前完成了一次“双重曝光”。

红幕为桥:定格跨越代际的温情瞬间

  在白竹村的文化广场上,一块印有天安门城楼的红色幕布成为全村焦点。团队通过精心设计的摄影场景,邀请村中老人与儿童共同参与拍摄。画面中,老人粗糙的手掌轻轻搭在孩童肩头,孩童仰头望向镜头的瞬间,眼神中闪烁着好奇与憧憬;身着朴素衣裳的老奶奶,眼神平静而慈祥,似藏着岁月沉淀的故事;三个孩童咧嘴大笑,纯真笑容如春日暖阳,与红幕上庄严的城楼形成鲜明对比。

  “对老人而言,天安门是国家的象征,也是他们年轻时的向往;对孩子而言,它是课本中的图片,更是未来可能的远方。”团队负责人刘洁表示,通过“与天安门同框”的创意,团队希望为村民留下具有仪式感的影像记忆,更让乡土与家国的情感联结具象化。

镜头背后:乡土与家国的情感共振

  在拍摄过程中,团队成员发现,幕布不仅成为视觉焦点,更成为情感传递的媒介。王奶奶抚摸着幕布上的城楼纹理,喃喃道:“年轻时在电视里看过,没想到今天能‘站’在这里。”孩童们则围着幕布奔跑嬉戏,将天安门想象成“童话城堡”。志愿者团队身着的晒橙色队服与红幕形成暖色调对比,风起时,幕布与笑声共同飘扬,成为乡村中一道流动的风景线。

  此次活动不仅为白竹村的老人们和孩子们留下了珍贵的回忆,也为三下乡活动赋予了新的内涵。相信这份温暖会激励着更多的人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继续前行,为乡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下乡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