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红脉青春·使命新程——华北电力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研学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发布时间:2025-08-12 阅读:
    来源:胡景怡
  一、观烽火遗痕:在历史现场淬炼爱国底色‌
  纪念馆内,一件件珍贵文物、一幅幅历史照片、一段段影像资料,无声诉说着中华民族14年浴血抗战的壮阔历程。团队依次参观了“民族危急”“中流砥柱”“正义必胜”等主题展区。在泛黄的《申报》抗日号外前,触摸新闻记者的热血笔锋;于锈蚀的刀枪残件旁,聆听八百壮士的钢筋铁骨;“抗战家书”电子屏前,成员们集体诵读赵一曼遗言:“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穿越时空的母子对话令全场泪目。实践团成员胡同学在研学笔记中写道:“当课本上的‘百团大战’化作实物展柜里的军大衣,历史便不再是文字,而是血脉相承的精神图腾。”‌
  二、铸理论精魂:让专业所学照进历史现场‌
  活动中,实践团队特别开展了“微党课”宣讲环节。团队成员结合专业所学,以“从抗战精神看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根基”为题,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四个维度,剖析抗战精神与新时代青年使命的内在联系。宣讲结束后,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的英烈墙前,实践团成员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举行了简朴而庄重的献花仪式。一朵朵洁白的菊花,承载着对英烈无限的追思与崇高的敬意。通过参观,实践团成员将理论学习与红色实践深度融合,这种理论与实践的“沉浸式对话”,正是“大思政课”建设的生动实践。‌
  三、续红色薪火:在青春行动中践行初心使命‌
  “触摸历史,方知和平可贵;缅怀先烈,更觉使命在肩。”在“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红色大屏前,团队成员庄严留影,这不仅是对历史的铭记,更是对青春的誓言。实践团成员深刻认识到,抗战纪念馆不仅是一部立体教科书,更是一面映照初心的镜子,青年既要当好历史的守护者,也要做好时代的答卷人。‌
  四、启时代新程:以奋斗姿态回应历史叩问‌‌
  卢沟晓月见证过民族至暗时刻,更照亮了青年奋进的新征程。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者与传播者,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要将此次实践的深刻感悟转化为“强国有我”的实际行动,不仅要在学思践悟中深化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与认同,更要发挥专业所长,努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自觉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壮阔征程中挺膺担当,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
三下乡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