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25 日,喀什地区叶城县的社区活动中心里,一场以 “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助力新疆振兴” 为主题的活动热闹开启。塔里木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三下乡” 社会实践团队带着精心策划的内容,为当地青少年带来了一堂生动的普通话学习课,让语言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悄然扎根。
活动中,团队成员围绕普通话的核心地位展开讲解,从历史脉络梳理到现实意义阐释,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孩子们明白,这门语言不仅是沟通的工具,更是促进民族团结、推动社会进步的桥梁。通过生动的案例和互动问答,孩子们对普通话的文化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眼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
为了让学习过程更有趣,团队设计了一系列沉浸式互动环节。绕口令挑战区里,孩子们争相举手,用稚嫩的声音重复着 “四是四,十是十”,在一次次练习中纠正发音,现场不时响起阵阵欢笑;配音体验区则播放着经典动画片段,孩子们戴上耳机,模仿着角色的语气语调,在角色代入中感受语言的韵律美,不知不觉中提升了表达能力。
此次活动是塔里木大学响应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提升工程、参与 “文化润疆” 实践的具体行动。团队深入叶城县,以青少年为重点,通过多样化的形式激发学习兴趣,不仅帮助孩子们提升了普通话水平,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理解与交流的种子。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这场推普活动如同纽带,连接起语言与发展、童心与梦想。塔里木大学学子用实际行动证明,当普通话的种子在边疆青少年心中发芽,终将成长为助力民族团结、赋能区域发展的蓬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