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华子情 赵子豪】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让廉洁理念深入人心,东北林业大学文法学院调色盘实践小队踏上了探索之旅。在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小队成员满怀热忱,积极响应党对廉洁文化重视与传承的号召,于7月24日前往平遥古城察院,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参观学习活动。
(图1 小队成员在察院前合影)
平遥古城察院,作为明清时期巡按御史驻外办公及生活的重要场所,始建于明代正统年间,坐落于平遥古城县衙东侧小察院街。它不仅是国内保存较为完整的地方监察衙署代表,更以其独特的历史底蕴和文化价值,成为承载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和廉洁文化的生动教材。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廉洁故事,传递着跨越时空的廉洁力量。
(图2 察院内警钟)
调色盘实践小队抵达平遥古城察院后,讲解员首先带领大家参观了察院的整体布局,从威严庄重的大堂,到幽静肃穆的内宅,每一处建筑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讲解员详细介绍了明清时期监察制度的运作机制,以及监察官员在维护政治清明、惩治腐败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队员们认真聆听,不时提出问题,与讲解员展开热烈的讨论。古代廉政文化的魅力在不知不觉中深入小队成员的内心。
参观中,队员们对革命时期党要求党员清正廉洁的作风有了更深刻认识。大革命时期,针对部分同志不良作风,党颁布首个惩治贪污腐化分子的文件《关于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的通告》,从组织和思想上明确反腐败任务,筑牢党的纯洁性第一道防线。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要求部队“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古田会议决议》将廉洁奉公纳入发展新党员五项条件,同时通过《红色中华》等党报党刊弘扬廉洁事迹、批判腐败,营造风清气正氛围。全面抗战时期,延安整风运动中,毛泽东要求全党学习《甲申三百年祭》,吸取教训,对党员干部进行艰苦奋斗和坚守初心的教育。解放战争时期,“两个务必”的提出如警钟长鸣,告诫全党警惕“糖衣炮弹”,保持清正廉洁政治本色。
(图3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讲话 )
新中国成立后,党对廉政建设的重视从未松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是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出台中央八项规定,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如今,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党持续推进自我革命,不断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参观结束后,队员们围坐在一起,分享自己的参观感受。队员周凯玉感慨地说:“这次参观让我深刻认识到,廉洁文化贯穿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保障。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要传承和弘扬廉洁文化,从自身做起,做到廉洁自律。”队员赵子豪也表示:“我们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制作生动有趣的廉洁文化宣传作品,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同时开展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从小培养青少年的廉洁意识。”
(图4 队员周凯玉 周凌霄进行探讨交流)
指导教师李维一表示:“通过这次平遥古城察院的参观学习活动,同学们对廉洁文化有了更直观、更深入地理解。希望大家能将所学所感转化为实际行动,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时刻以廉洁的标准要求自己,成为廉洁文化的传承者和践行者。”
(图5 察院内部分展览区域)
此次实践活动,队员们不仅深入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时期对廉洁建设的重视与努力,更坚定了传承和弘扬廉洁文化的决心。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以实际行动为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添砖加瓦,让廉洁之光在新时代闪耀出更加夺目的光彩,在新时代展现新作为。
(作者 华子情 赵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