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6日,江西财经大学信息管理与数学学院“岗上数智兴农团”赴安徽凤阳小岗村,围绕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产业融合、现代服务业建设、人才战略以及数字化发展等议题,开展社会实践调研活动。期间,调研团与小岗村博士工作站负责人雷松林博士展开深入交流,获得了宝贵的一线发展见解。

在交流中,雷松林博士从博士站的设立背景出发,详细介绍了当前小岗村发展的三大核心方向:一是强化培训产业,提升本地劳动力素质;二是推动农业、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实现一、二、三产业协同;三是发展现代服务业,引导农村经济转型升级。雷博士强调,在实际项目推进中,EPCO模式的“EPC”(设计、采购、施工)较为容易实现,而“O”(运营)则往往面临落地难题。他本人则致力于构建运营能力的长效机制,希望通过深耕运营环节,实现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改革没有标准答案。”在谈及小岗村的改革路径时,雷博士提出,市场机制往往缺乏规则,而体制机制则容易固化、缺乏创新。因此,唯有推动混合制改革、因地制宜地探索发展模式,才能走出一条真正适合地方的改革之路。他指出,小岗村当前的最大痛点在于“人才”,不仅缺乏高素质人才,更面临“引不进、留不住”的困境。对此,他提出了“三位一体”的人才战略:引进高层次人才、培养本地年轻力量、构建留才激励机制,推动人才“能来、能留、能发展”。

此次调研活动,是“岗上数智兴农团”在“三下乡”社会实践中的重要一环。团队成员围绕“小岗村样本”展开实地学习,深入理解改革精神和发展逻辑,在交流中开阔了视野,提升了认知。作为来自信息管理与数学学院的本硕博联合团队,成员们更从数字化、治理优化、人才引流等角度思考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力求用专业力量服务地方建设、讲好小岗新故事。

未来,“岗上数智兴农团”将聚焦小岗村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供应链重构与产业协同优化问题,围绕“数智赋能、产业提效、本地人才支撑”三大方向,持续推进调研与研究工作,力求以专业之力服务乡村振兴,为小岗村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智慧与财经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