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塔里木大学三下乡: “杨”帆筑梦深耕喀什 青春笔触绘心成长

2025-08-01 来源:塔里木大学“杨”帆筑梦实践团
        7月6日至16日,塔里木大学“杨“帆筑梦志愿服务团—红帆筑梦队奔赴新疆喀什市和谐街道明德西路社区,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聚焦当地青少年成长需求,依托多学科专业优势,构建六大模块活动,以实际行动书写青春担当,赋能青少年发展。
红色教育铸魂:厚植家国情怀根基
        志愿者们依托红色影视思政课与主题讨论,在6场活动中将经典片段与本地红色脉络有机串联,创新搭配普通话推广,将“祖国旗帜在我心”的赤诚、“童心筑梦”的纯真及“民族团结”理念有效融入800余名青少年日常,引导他们从边疆历史中读懂“我的祖国我奉献”的担当,让“中国梦”的种子在童心扎根,汲取奋进力量,厚植家国情怀,构建形成了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行走的思政课”。

图为儿童动手实践制作五星红旗。马婷婷 供图
教育帮扶提质:搭建成长赋能阶梯
        同时,团队志愿者从基础夯实到视野拓宽,为不同年龄段青少年定制成长路径,分别对低年级学生采用趣味教学与科普拓展相结合,高年级采用难点突破搭配编程实践的形式,将分层教学与专业微课堂有机融合,通过“15分钟专业微课堂”的多元形式将知识传递,既填补了知识差距,又激发了学习兴趣,助力孩子们在知识探索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搭建起持续进步的赋能阶梯。
 
图为“杨“帆筑梦志愿服务团为儿童进行课业辅导。宋炳钱 供图
文化传承浸润:激活文化认同基因 
        为提高服务地青少年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参与感、认同感、自豪感,志愿者们依托塔大“五个一”活动,通过非遗剪纸、诗词大会等活动,将喀什地域纹样、民族文化词汇融入传统技艺与文学体验,串联起多元文化场景的同时,借文化实践,让青少年触摸本土文化温度,在创作与互动中理解文化传承价值,让文化自信在传承中扎根生长。

图为“杨“帆筑梦志愿服务团为孩子们讲授非遗知识。宋炳钱 供图
劳动实践赋能:锻造实干担当品格
        课外,志愿者们还组织青少年化身“环保小卫士”参与实践,通过体会社区环境改造、植物标本、安全演练等活动将劳动与环保、科普、安全技能融合,为乡村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图为“杨“帆筑梦志愿服务团与社区共同进行安全演练总结。宋炳钱 供图
科技科普启智:点燃科学探索火种
         同时,志愿者们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引导学生在趣味化学实验、模型创想营打破科学认知壁垒,当看到老师手中的简单厨房材料便能模拟“火山喷发”时,现场爆发出阵阵惊叹。“太神奇了!我以后也要当化学家!”七年级学生努尔比耶·吐尔洪激动地说。
 
图为“杨“帆筑梦志愿服务团在为孩子们进行科普模型演示。宋炳钱 供图
艺术美育暖心:涵养阳光向上心性
         在美育培养模块,团队志愿者将民族服饰绘画展示、最美青花瓷创作、情绪天气预报站等特色活动与心理引导深度融合,借由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引导青少年将内心情绪转化为绘画符号、创意作品,在创作中疏解烦恼、强化自我认同,在感知美、表达美中引导孩子们学会共情他人、拥抱真实自我,逐步塑造积极健康的人格,为成长筑牢心灵基石,注入向阳生长的力量。
 
图为“杨“帆筑梦志愿服务团与儿童合影。曹旭 供图
        活动后,明德西路社区与“杨”帆筑梦志愿服务团举行挂牌仪式,社区成为定向服务点,标志双方从短期活动迈向长期稳定合作,为长效联动奠基。此次合作既送儿童关怀陪伴,也为学子提供实践平台;未来双方将围绕儿童成长需求设计更多优质活动,让志愿服务成为假期 “暖心陪伴”。

图为明德西路社区与“杨“帆筑梦志愿服务团举行挂牌仪式。陈志伟 供图
         本次 “三下乡” 实践是塔里木大学 “杨” 帆筑梦志愿务团践行青春使命的写照,更是双向成长接力。“见证孩子们从羞涩到主动交流、眼神从迷茫到闪烁求知光,我们真切体会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内涵。” 志愿团指导老师苏梦旭感慨。青春力量与边疆童心的碰撞,正让 “我的祖国我奉献” 信念扎根西部,续写新时代青年与民族地区同频共振、携手成长的温暖篇章。
(作者:孙雨萱 康雯萱 曹旭 )
 
    来源:塔里木大学“杨”帆筑梦实践团
    2025-08-01
三下乡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