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学子“三下乡”:畲乡馆里探奇韵 大圣文创伴蛋香

发布时间:2025-07-29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2025年7月4日,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心心向农,逐梦青春”小队前往南平市顺昌县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从畲乡馆的民族记忆到顺昌县融媒体中心的现代传播,从杉木馆的文创巧思到凯美达食品的技艺传承,队员们用脚步丈量非遗活化之路,用实践探寻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密码。

         畲乡馆里探古韵,非遗美食共传承

  上午,小队成员在顺昌县下沙村吴鑫梅书记的带领下参观畲乡馆。馆内,畲族服饰色彩斑斓,凤凰图腾与银饰彰显着独特的民族特色,畲药标本更是展现着畲民采药疗疾的智慧。

  图为顺昌县下沙村吴鑫梅书记带领小队成员参观畲乡馆 叶坤摄

  随后,小队来到畲家小院中体验擂茶制作。队员们围坐在古朴的木桌旁,跟着阿婆学习擂茶技艺:将嫩绿的草药、饱满的芝麻、香脆的花生依次放入擂钵,手持擂棍缓缓研磨,浓郁的香气渐渐升腾。随着沸水注入,一碗暖身又暖心的擂茶便新鲜出炉。在这里,小队成员们不仅沉浸体验了畲族文化,更感受到了畲家生活的质朴与温情。

图为顺昌县下沙村村民指导小队成员制作擂茶 叶坤摄

         融媒研学悟新知,杉馆探秘赏文创

  下午,小队走进顺昌县融媒体中心开启学习之路。顺昌县融媒体中心姚秋萍老师和顺昌县融媒体中心各岗位工作人员热情接待小队成员们,带领其回顾融媒体中心的设备迭代历程,参观了录播厅、剪辑室等地,老师们系统地传授了播音主持、拍摄剪辑等专业技能。在实操过程中,成员们深度体验了口播、录播、站播等新闻录制形式,直观了解了媒体融合的全流程运作,对新时代新闻媒体宣传运作有了全新的认知。

  图为顺昌县融媒体中心姚秋萍老师带领小队成员参观融媒体中心 叶坤摄

  学习告一段落,顺昌县融媒体中心姚秋萍老师带小队前往顺昌县杉木馆。在这里,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各种大圣文创:浮雕玻璃杯上,大圣挑眉怒目、神气活现;来自大圣文化祖地的五彩稻米,富含硒元素,天然健康。而低调陈列的杉木元素同样别具匠心,馆内原木风小摆件、精巧木梳,无声诉说着当地精湛的木材工艺。在此小队成员们深刻认识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大家需要发挥自己的力量保护生态文明,共建美好家园。

  图为顺昌县融媒体中心姚秋萍老师带领小队成员在杉木馆参观大圣ip文创 叶坤摄

         亲制灌蛋享乐趣,扬非遗文化

  最后,小队来到了在福建凯美达食品有限公司,与执行董事长黄占禄先生展开深度交流。他详细讲述了灌蛋从传统美食走向产业化的历程,分享了品牌创新与传承的理念。随后,小队成员在消毒后走进生产车间,不仅目睹蛋液精准灌入蛋黄的自动化流程,感受标准化生产的严谨与高效,还在工人师傅的指导下亲自上手体验灌蛋制作。手持特制的注蛋工具,小心翼翼地将蛋液注入蛋黄,过程看似简单,实则需要精准把控力度与角度。董事长还为小队介绍灌蛋的保存技术,通过真空锁鲜与低温灭菌工艺,既锁住营养美味,又延长保质期,让这份传统美味得以跨越地域,走进千家万户。

  图为小队成员在福建凯美达食品有限公司车间体验灌蛋 兰云翼摄

  此次实践,小队在畲乡馆触摸非遗温度,于顺昌县融媒体中心洞察媒体革新,在文创展馆与食品企业见证传统技艺的现代蝶变。从民族文化到数字传媒,从神话IP到美食产业化,每一步探索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注脚,激励当代青年以实践之力,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机。

  图为小队成员与福建凯美达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占禄合影 朱城铖摄

  (通讯员:何灵 曾诗铭 邹佳红)

作者:何灵 曾诗铭 邹佳红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