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行孝二十载,坚韧如蒲苇 ——“骄杨逐光”社会实践团走访长沙县道德模范余慧敏

发布时间:2025-07-29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行孝二十载,坚韧如蒲苇
——“骄杨逐光”社会实践团走访长沙县道德模范余慧敏
(通讯员:黄春晖 周倩 王翠荣)蝉鸣聒噪,荷风送香。近日,湘潭大学“骄杨逐光”社会实践团一行人走进了长沙县道德模范余慧敏家中,近距离聆听这位普通女性的人生故事,探寻那些藏在日常琐碎里的不凡坚守。
余慧敏的故事,始于苦涩的少年时。14岁时父亲猝然离世,她压下对课堂的不舍,收起书包——为让姐姐求学,稚嫩的她转身打工,撑起家庭。
婚姻初始,不被接纳的酸楚如影随形。初入婆家,婆婆的筷子总越过她夹给丈夫;她曾盼腹中孩子能融化冷漠,递出碗筷时,迎来的依旧是冰封般的冷。“我怀着她的亲孙子,怎么换不来一丝体谅?” 那时的她,始终想不通。
命运的考验接踵而至,婆婆突然瘫痪在床。当旁人或许会视之为沉重枷锁时,余慧敏却不计前嫌,选择了日复一日的守护。她每天雷打不动地将婆婆从楼上抱到楼下晒太阳,喂饭、擦身、按摩从无半分懈怠。更难得的是,她懂老人的孤寂,总凑在床边说些家常,用温柔话语呵护着婆婆敏感的心灵。最艰难的时刻,连丈夫都红了眼眶——一次因未能及时换药,婆婆贴膏药的地方溃烂化脓,刺鼻的异味弥漫开来,一家人几乎陷入绝望。可余慧敏咬着牙挺了过来,一遍遍清洗、上药,硬是让伤口慢慢愈合。这份数年如一日的不离不弃,像一缕暖阳,不仅焐热了婆婆的心,也打动了街坊邻里。后来她获评“道德模范”,社区调研人员上门时,亲眼见到瘫痪多年的老人面色红润、精神矍铄——这便是余慧敏最生动的“奖状”,无需多言,却足以证明一切。
 
图1为余慧敏所获“道德模范”荣誉证书
当实践团成员问起,是什么力量支撑她在风雨中负重前行二十载,余慧敏的回答简单得像一捧黄土,却带着千钧分量:“是肩上的责任,更是心里那道坎——做人的底线在那儿,我不能撒手不管。”谈及社会中常见的亲情纠葛,她总带着一份通透的平和:“谁家过日子没本难念的经呢?”没有激昂的论调,也无刻意的拔高,这份对他人处境的体谅,与始终恪守的自我准则,在岁月打磨中沉淀为最动人的光彩,让一位平凡女性的身影,在日常琐碎里站成了令人仰望的人性高度。
 
图2为余慧敏和实践团成员在交流
与余慧敏握手告别时,实践团成员触到的不仅是一双温暖的手,更是一代母亲用半生践行孝道的脉动。同样是风华正茂的年纪,她曾为扛起家庭重担毅然中断学业,而如今的学子们,正沐浴在政策的护佑下安心求学。但余慧敏用二十年坚守书写的孝道,恰是比任何物质保障都珍贵的精神养分——那些为瘫痪婆婆擦身换药的清晨,那些把老人从楼上抱到楼下的黄昏,早已将“孝”字一笔一画刻进了日常的肌理。当年轻的手掌与那双布满老茧却始终温柔的手相握,学子们深深读懂,政策能为生活兜底,而孝道方能为精神铸魂。这份薪火相传的孝心,终将让社会道德的星空长久明亮。
临别之际,实践团成员深情地唱起老歌《幸福不会从天降》。这旋律引发了余慧敏的共鸣,她也欣然分享了自己喜欢的歌曲,大家跟着一同清唱,歌声传递着温情与力量。
 
图3为实践团成员向余慧敏唱歌
 
作者:黄春晖 周倩 王翠荣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