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青春力量暖社区 志愿服务显担当——安徽工业大学“益心益意”志愿团社区服务纪实

发布时间:2025-07-27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孩子们来啦,快进来凉快凉快!”上午九点,社区老人们的家中便响起了亲切的招呼声。志愿者们迅速分成两组,一组负责老年群体关怀,他们兵分多路,穿梭在社区的楼栋之间,敲响了一户户老人的家门。在独居的张奶奶家,志愿者们围坐在客厅的老藤椅旁,认真倾听老人讲述过往的故事。张奶奶今年82岁,退休前是社区小学的教师,她拿出泛黄的相册,指着黑白照片里的年轻身影,讲述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教书经历,志愿者们时而点头回应,时而轻声提问,屋内的笑声此起彼伏,驱散了老人平日的孤寂。“平时子女工作忙,难得有人陪我说话,你们来了,家里一下子就热闹了。”张奶奶握着志愿者的手,眼神里满是欣慰。
  在退休职工周爷爷家中,志愿者何祖言的一个细心发现让老人感动不已。整理厨房时,他注意到台面上的热水壶内壁结着厚厚的棕褐色水垢,几乎将加热管完全包裹。“周爷爷,水垢不及时清理,不仅烧水慢费电,长期饮用还可能影响健康。”何祖言一边解释,一边立刻行动起来。他先倒入刚烧开的沸水,让水垢在高温中初步软化,十分钟后加入专用处理剂,不时摇晃水壶让药剂充分渗透。看着白色泡沫在水中翻涌,他耐心等待反应进行,期间还帮周爷爷检查了厨房其他电器的安全状况。半小时后,他用小刷子细致地刮除附着在壶壁上的顽固污渍,反复冲洗三次。当锃亮如新的热水壶重新摆在桌上时,周爷爷凑近端详,用手轻轻抚摸着壶壁,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来:“这水壶用了三年,我眼神不好,一直愁着水垢洗不掉,现在烧的水喝着都放心多了!你们真是比我亲孙子还细心啊!”
  除了陪伴聊天,志愿者们还主动帮老人们做起了家务。擦桌子、扫地、拖地、洗锅、整理杂物……大家分工协作,手脚麻利。在王爷爷家,志愿者江海峰发现阳台的纱窗积了厚厚的灰尘,他找来清洁剂和抹布,踩着小凳子仔细擦拭,原本灰蒙蒙的纱窗变得透亮如新。“平时想擦但爬不高,你们一来就帮我解决了大问题。”王爷爷看着焕然一新的阳台,笑得合不拢嘴。这些看似平凡的举动,却精准触碰到了老年群体的生活需求,让老人们在整洁舒适的环境中感受到了超越血缘的亲情温暖。正如一位老人所说:“孩子们不是走个过场,是真把我们当亲人待,这份心意比什么都珍贵。”
  另一边,社区广场上的“除草攻坚战”同样如火如荼。七月的高温下,户外气温已逼近35摄氏度,地面蒸腾的热气让人难以忍受。社区广场周边的绿化带内,杂草与绿植犬牙交错,半人高的狗尾草随风摇曳,带刺的苍耳暗藏“陷阱”,藤蔓植物顺着健身器材攀爬缠绕,甚至覆盖了步道指示牌,不仅影响社区美观,更给居民出行和锻炼带来安全隐患。“大家分工协作,注意安全,中暑了及时说!”组长一声令下,志愿者们手持园艺铲、除草钳等工具迅速投入战斗。有人用铲子松动土壤,有人徒手拔除深深扎根的杂草根系,还有人将清理出的杂草集中捆扎、搬运到指定堆放点。
  志愿者李原负责清理健身器材周边的杂草,这里的藤蔓植物格外顽固,卷须深深嵌入器材缝隙。他蹲在地上,先用手套拨开茂密的枝叶,再用小镊子小心分离缠绕的卷须,细小的刺扎进手套,他却浑然不觉。汗水顺着额头滑落,滴进眼睛里带来阵阵刺痛,他只是用手背擦了擦,继续专注地清理。在清理公告栏周边时,藤蔓植物的根系已经长进宣传栏的缝隙,这成了志愿者们面临的棘手难题。大家改用小螺丝刀小心撬动,再用刷子清除残留的细根,确保不会再次疯长。闷热的空气里,志愿者们的衣衫被汗水反复浸透,又被太阳晒干,后背结出一片片白色的盐渍,脸上的汗珠顺着下颌线滴落,在地面晕开小小的湿痕,但他们专注的神情始终未曾改变。
  “这些孩子太认真了,连角落里的杂草都不放过!”路过的居民李阿姨看着这些忙碌的身影,忍不住驻足称赞,还回家拿来冰镇绿豆汤给志愿者们解暑。她不知道的是,志愿者李原的手指被苍耳划破了皮,简单贴上创可贴便继续埋头清理;志愿者江海峰在搬运杂草时中暑头晕,喝了瓶藿香正气水稍作休息就重新加入队伍。经过三个多小时的奋战,社区步道恢复了畅通,健身器材摆脱了藤蔓束缚,公告栏露出了清晰的内容,景观花卉在阳光下舒展枝叶,原本杂乱的公共区域焕然一新。当最后一袋杂草被清运完毕,志愿者们看着整洁的社区环境,虽然疲惫,脸上却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大学生志愿者的到来,不仅改善了社区环境,更让社区充满了活力。”花园社区居委会主任陈红梅看着整洁的社区和老人们的笑脸,感慨不已。她提到,志愿者们的细心与热情像一颗种子,感染了许多居民,活动当天就有几位退休老人主动拿来工具加入除草队伍,还有商户送来饮用水和毛巾。“这就是志愿服务的力量,它能带动更多人参与社区共建,让温暖在邻里间传递。”
  此次活动中,安徽工业大学的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他们既能在老人家中细致入微地清理水垢,也能在烈日下埋头铲除杂草;既关注个体的生活需求,也着眼社区的公共利益。这些看似微小的服务,却实实在在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老人们在整洁的环境中感受到了关怀,社区居民享受到了整洁的公共空间,而志愿者们在付出中收获了成长与认可。
  志愿者们集合合影时,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疲惫却满足的笑容。据悉,安徽工业大学“益心益意”花园社区志愿团已与花园社区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接下来将持续深化服务内容,计划推出“老年智能设备教学”“社区儿童科普课堂”“独居老人定期探访”等系列活动,让青春力量持续扎根基层。正如志愿团负责人所说:“志愿服务不是一时兴起的‘打卡’,而是细水长流的坚守。我们愿以点滴行动,让社区更温暖,让青春在奉献中更有意义。”这场夏日里的志愿服务,如同一股清泉,滋润着社区的每一个角落,也让青春的担当在实践中闪闪发光。
作者:廖文熙 来源:实地实践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收割希望,定格幸福
  • 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引导青年学子服务乡村发展,七月伊始,南昌大学抚州医学院“青衿筑梦·赋能兴乡”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抚
  • 2025-07-27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