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追寻足迹悟初心 红色之旅砺担当

发布时间:2025-07-27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7月9日至14日,塔里木大学胡杨青年红色之旅教育实践团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分赴北疆、南疆多地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于发展传承中感受时代脉动
  7月9日,团队成员来到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馆内,丰富的实物资料,串联起那段“一手拿枪、一手拿镐”的艰苦岁月。
  
  团队成员凝视着锈迹斑斑的坎土曼、补丁摞补丁的军大衣,听着讲解员讲述老一辈军垦人的奋斗历程,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在这里,每件展品都仿佛在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的故事,让实践团的成员们切身感受到兵团精神的厚重与崇高。
  团队成员温雅蓝感慨道:“这些物件背后是无数军垦战士的青春与奉献。正是他们的付出才让戈壁变成绿洲,他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7月10日,团队成员走进被誉为“中国蟠桃之乡”的八师石河子市143团蟠桃园。时值夏日,果园内饱满的果实压弯枝头,丰收在望。
  
  团队成员与职工群众面对面交流,详细询问了解果园种植技术、销售渠道和收入情况,以及蟠桃何以成为致富增收的“金果子”。
  看着村容村貌与连片桃园相映成趣,以及职工群众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团队成员真切体会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现实意义。
  7月11日,团队成员步入新疆大学校史馆,一幅幅图文介绍,一件件陈列物品,展现了学校从艰苦创业到蓬勃发展的办学历程。
  
  在“支援边疆建设”展区,团队成员驻足良久,详细了解学校人才培养成就,深刻感受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
  参观结束后,团队成员表示,我们要像前辈那样,把知识献给边疆,用实干诠释初心,让青春在服务边疆建设中绽放光彩。
  于红色印记中汲取精神滋养
  7月10日,团队成员前往展示边疆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和田地区博物馆。
  
  “丝路文明”展区陈列的汉佉二体钱、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等珍贵文物,诉说着历史的沧海桑田;“民族团结”展区则通过图文与实物,展现了各民族群众共同建设美丽家园的奋斗历程。
  “博物馆里的每件文物,都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见证。我们要深刻认识到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争做民族团结践行者和传播者。”团队成员参观时说道。
  7月11日,团队成员走进和田地区于田县库尔班大叔纪念馆。
  
  大家认真聆听讲解员介绍,不时驻足观看馆内的珍贵照片和实物展品,感悟库尔班大叔深厚的家国情怀。看着用过的坎土曼、穿过的袷袢,仿佛看到库尔班大叔与各族群众并肩劳动的身影。
  团队成员伍雨诗满怀敬意地说:“库尔班大叔热爱党、热爱祖国的赤诚之心,就像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让我感触颇深。”
  7月12日,团队成员来到离库尔班大叔纪念馆不远的策勒县毛主席像章陈列馆。
  
  馆内,960枚像章组成的中国地图、5600枚像章黏贴的五角星,分别象征着祖国疆土与56个民族。团队成员在像章前仔细端详,在历史图片中回顾峥嵘岁月。大家久久不愿离去。
  “这些展品不仅是红色文化的载体,更让我们坚定了‘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讲解员的话语,道出了参观者的共同心声。
  追寻足迹,坚守初心。团队成员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感悟红色精神,汲取奋进力量,努力让红色血脉代代相传,让奋进力量生生不息,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续写属于青年的担当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青春力量,而这正是红色教育实践活动的意义所在。(文/ 伍雨诗 摄/ 陈志伟 温亚蓝)
  
作者:伍雨诗 来源:塔里木大学“胡杨青年红色之旅教育实践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收割希望,定格幸福
  • 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引导青年学子服务乡村发展,七月伊始,南昌大学抚州医学院“青衿筑梦·赋能兴乡”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抚
  • 2025-07-27
  • 民生观察,青春行
  • 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民生观察,青春行”调研队开展民生调研工作
  • 2025-07-27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