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新能源汽车下乡“卡壳”具体所在:乡镇普及化阻力与破局路径

发布时间:2025-07-27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新能源汽车下乡“卡壳具体所在:乡镇普及阻力与破局路径
——合肥工业大学赴安徽调研新能源汽车发展暑期实践
新能源汽车乡镇普及:田野间的阻力与破局方法探索
          7 月中旬,合肥工业大学赴安徽省调研新能源汽车乡镇普及情况和产业发展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扎进肥西县的田间地头,从田野间的闲聊到充电站的定点调研,整理调研问卷后发现新能源汽车在乡镇普及的现实阻力,同时依据这些数据来寻找解决方法。
充电“卡脖子”生活中带来的时间焦虑
          “拉一趟肉从肉站到菜市场,来回几十公里,电车要是半路没电,一车鲜肉就全毁了。” 山南镇卖肉师傅李师傅在菜市场中边干活边说道。这种在续航不足方面的的担忧,在乡镇从业者中几乎是共识。

团队成员与李师傅在进行交流 全治伍/李欣摄
         于是队员们对附近充电设施实地核查发现,两镇现有公用充电桩仅十几个,乡村内覆盖率很低。更关键的是,这些充电桩多为慢充设备,无法满足居民们的快充需求,而自安家用充电桩也不方便。
信息认知不足:信息来源不足导致的信息壁垒
           通过对几百份调研问卷整合分析发现,在乡镇中对于新能源下乡政策补贴这一问题有近八成受访者填了选择“不清楚”这一选项。这种对于政策认知不足,是信息传递的梗阻。团队走访发现,乡镇几乎没有新能源汽车的宣传渠道,而在合肥市内,到处都是新能源汽车的知识普及与政策解读,这种信息差直接影响了乡镇居民的接受意愿。
团队成员在对乡镇商户进行政策的宣传及调研 全治伍/李欣摄
 
团队成员在与乡镇中的居民进行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调研 全治伍/李欣摄
乡镇环境需求需要符合乡镇用车环境车型的实用需求
         通过走访调查发现“乡镇客户选车主要看:能不能拉货,坏了好不好修,车型能否适应乡镇中的路况”。乡镇中路况复杂,新能源汽车在乡镇居民中看来不如燃油车更适配。
总结发现:调研中发现的破局方法
         团队成员在进行总结时发现:新能源汽车乡镇普及,不是简单地把车卖到乡镇当中,而是要将乡镇中的基础设施进行更大范围的普及,还要让车型符合乡镇的真实需求,更要将政策的宣传深入乡镇居民的心中。

团队成员出发乡镇调研前合照 全治伍/李欣摄

团队名称:合肥工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赴安徽省调研新能源汽车乡镇普及情况和产业发展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通讯员:马弘泽
 
作者:马弘泽 来源:合肥工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收割希望,定格幸福
  • 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引导青年学子服务乡村发展,七月伊始,南昌大学抚州医学院“青衿筑梦·赋能兴乡”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抚
  • 2025-07-27
  • 民生观察,青春行
  • 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民生观察,青春行”调研队开展民生调研工作
  • 2025-07-27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