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青春力量温暖童心 南理学子为龙岩留守儿童点亮多彩假期

发布时间:2025-07-26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7月10日至13日,南宁理工学院新闻中心“南理微光·天等新程·青禾筑梦”乡村振兴实践团走进天等县天等镇龙岩社区帮扶车间学童托管站,为留守儿童量身打造了一场融合传统文化、现代科技、文明礼仪和安全防护的暑期课堂。活动聚焦儿童成长需求,通过多元化课程设计,为孩子们带来知识与欢乐。

  一、安全守护筑牢成长屏障

  团队将安全教育作为核心环节,通过情景模拟、互动问答等形式,生动讲解防溺水要点、防拐防骗技巧和文明交通安全知识。孩子们跟着实践团成员一起跳防溺水手势舞,用欢快的节奏和动作加深对安全知识的理解。此外,实践团还在社区周边向居民发放了150份防溺水宣传资料、200份防诈宣传资料以及100份中小学交通安全知识手册,将安全意识传递给更多家庭。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给孩子们上健康与安全课程。卜旭佳 供图

  图为实践团成员给社区居民发放防诈宣传资料。邹卓烨 供图

  二、文化传承激发民族自信

  在经典诗词诵读课上,孩子们用普通话齐声朗诵《少年中国说》《唐诗里的中国》和《七律·长征》等名篇,感受语言韵律之美。文明礼仪教学中,实践团成员通过角色扮演示范待人接物的规范,让孩子们在轻松氛围中学会尊重与礼貌。

  手工绣球制作环节,孩子们将彩色卡纸制作成精美的绣球,在实践中领悟非遗魅力。而在中国结制作环节,孩子们跟着实践团成员的指导,用红绳编织出一个个寓意吉祥的中国结,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打榔舞蹈教学中,孩子们跟着欢快的节奏,学习传统舞蹈的步伐和动作,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非遗文化的魅力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得以传承。

  图为孩子们在齐声朗诵《七律·长征》。何雨晔 供图

  图为孩子们在制作绣球。廖雨琪 供图

  三、科技体验开拓未来视野

  活动创新引入无人机操作与数码相机体验课程。实践团成员演示无人机起降、航拍等操作,孩子们轮流尝试遥控设备,从空中视角观察社区全景,感受科技带来的新奇体验。数码相机体验则鼓励孩子们用镜头记录同伴的笑脸,激发他们对科技探索的兴趣。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教授相机的使用方法。邹卓烨 供图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教授无人机的使用方法。卜旭佳 供图

  四、温情陪伴播种希望种子

  “我们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想成为孩子们的临时家人。”一名实践团成员说道。本次活动团队加入了“护苗成长”服务计划,不仅辅导孩子们完成课业,还组织了学科知识竞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活动尾声,团队为每位儿童送上文具盲盒,并建立长期联络机制,持续提供学业辅导与心理关怀。

  图为实践团成员辅导孩子写英语作业。邹卓烨 供图

  图为孩子们在学科竞赛课堂上认真听讲。卜旭佳 供图

  五、社区联动守护纯真笑容

  此次关爱行动通过“教育+陪伴”的双轨模式,既弥补了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也为他们注入了成长动力。社区负责人表示,此类活动将持续开展,联动更多社会力量守护孩子们的纯真笑容,让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充满温暖与希望。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孩子们合影。伍俊帆 供图

作者:马赟赟、何雨晔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