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大学生共赴“三下乡”,与孩童度过“七彩假期”

发布时间:2025-07-26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2025年7月2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光电工程学院,新能源学院星空志愿服务队开展了“三下乡”暨“七彩假期”暑期爱心托管班志愿活动,本次托管班星空志愿者服务队总共开展了九门课程,分别是国学课、科普课、英语课、历史课、益智课、辅导课、绘画手工课,活动课、书法课。涵盖了德、智、体、美、劳,响应了习总书记对青少年全面发展的期望。

国学教会孩子们如何做一个“健康的人”

《好运设计》明白自己的“好运”

志愿者在国学课上为孩子上了一场特殊的人生教育,“如果人生可以提前设计,你会为自己定制怎样的‘好运’?”志愿者以史铁生《好运设计》引导儿童思考生命价值。
 
课堂通过动画和“沙漠胡杨”类比,让孩子们理解“真正的好运是带着勇气面对困境”;“盲文触感对话”让孩子们体会到“缺憾”与“抗争”的意义,明白可通过自身努力设计“好运”。
 
分组讨论中,志愿者借史铁生“过程即意义”的观点,让孩子们认识到“曲折”是人生珍贵的“好运”。
 
创作环节,孩子们用画笔描绘“好运人生”,理解困难是成长的痕迹;“生命对话”中,孩子们给未来的自己写信,展现出对困境的积极态度。
 
课程帮助孩子们建立对生命的积极认知,以新视角看待自身经历,明白“好运设计”是在风雨中用勇气走出自己的生命之路。
 
 
图为志愿者向孩子们介绍什么是好运设计。周坤瀚供图

《将进酒》中学习李白的人生

本节课,志愿者带来了热度最高的诗人李白的《将进酒》,意在通过《将进酒》品李白对人生的思考,为孩子们带来别样的国学启蒙。
 
课堂上,志愿者先讲述李白仕途坎坷却豪情不减的人生故事,结合“黄河奔涌”的意象与肢体模仿,让孩子们感受诗中豪迈气概;通过诗句节奏的起伏讲解,帮助孩子们体会诗歌韵律与情感。
 
互动中,老师引导孩子结合自身经历理解“天生我材必有用”,鼓励有自卑感的孩子寻找自身价值,使孩子们从诗句中找到情感共鸣。在创作环节,孩子们用画笔描绘诗句意境,表达内心感受。
 
课程让孩子们感受到古诗的生命力,激发了他们的自信与勇气,让诗中的豪情成为面对生活的力量。
 
 
图为志愿者讲解李白《将进酒》的人生哲思,任翔翔供图。

科普教孩子们成为一个“有知的人”

《电的知识与防护》学会用电防电

志愿者在科普课上开展了电的知识与安全防护科普课,向孩子们普及了多方面的电力知识及生活运用。
 
在知识方面,讲解了电的本质,摩擦起电及电荷特性;用“水流”类比解释电流和电压;介绍雷电、静电等常见电现象;说明了电从发电厂到家庭的传输过程及发电厂类型;警示了电气火灾和人身触电的危害,明确人体安全电压为36伏。
 
生活运用上,教孩子们防范电气火灾,如及时停用老化电器、不堆放可燃物等,以及火灾补救措施;强调湿手不碰电器、不玩弄开关插座等安全用电习惯;给出雷电时留室内,远离金属物等防范建议。最后通过顺口溜和安全标志强化记忆,提升了孩子们的安全用电意识。
 
图为志愿者讲解电的防护知识,江天皓供图

《指纹探秘》小小指纹有大大用处

志愿者开展“指纹探秘”科普课,志愿者通过多环节为孩子们科普指纹知识及生活应用。
 
知识方面,讲解了指纹的独特性,展示弓形纹,箕形纹,斗形纹三种类型的差异,即使同卵双胞胎指纹也不同;还介绍了指纹在智能手机解锁、门禁系统、银行ATM机、警方破案及灾难救援中的应用。
 
实践中,孩子们分组进行指纹采集,通过印泥按压、胶带转印,用电子设备放大观察,还完成“隐藏指纹挑战”,直观了解指纹“真面目”。课程让孩子们理解指纹特性,也认识到其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科学探索兴趣。
 
 
图为志愿者讲解指纹类型,江天皓供图

英语课激发孩子们对外语学习的兴趣

《英文字母及相关单词》孩子们人生英语第一课

志愿者开展趣味英语课,围绕26个英文单词,通过多样形式激发学生兴趣,成绩显著。
 
课堂先聚焦字母教学,志愿者强调发音与书写规范。随后进入单词学习,从“A”开始逐一讲解,并以互动问答引导学生补充单词,对错误耐心纠正,课堂气氛热烈。
接着播放语言教学短片,卡通形象结合音乐呈现所学内容,还拓展了稍难单词,加深记忆。最受欢迎的是字母寻宝游戏,学生在图片中找隐藏字母,积极性高涨。
 
志愿者为表现优异及勇于尝试的学生准备了小奖品。课后学生意犹未尽,收获颇丰。此次活动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更激发了英语学习热情,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图为志愿者讲授英语课,毛佳音供图

《颜色学习》用英语表达颜色

志愿者开展了一场以“color study”为主题的趣味英语教学活动,让孩子们会用英语表达自己最喜欢的颜色。
 
活动以英语小视频开场,视频中彩色卡通形象伴随音乐呈现颜色单词,迅速点燃孩子们的兴趣。随后,志愿者通过PPT展示彩色图片,教授“scarlet(猩红)”“crimson(深红)”等单词,配合动画加深记忆,如讲“indigo(靛蓝)”时,屏幕展现星空闪烁场景。
 
“颜色大搜索”游戏中,孩子们在卡通房间里找对应颜色物品,答对会弹出奖励贴纸;“颜色创意画”环节,小朋友们绘制彩虹、大海等,并标注颜色单词。最后,视频展示颜料混合变新色的过程,同步教学相关英文表达。
 
此次活动让孩子们在趣味互动中掌握颜色单词,提升英语兴趣,志愿者也收获了教学经验。

历史教孩子们“回到过去”,回顾华夏五千年

《稻粟黍》了解孩子们古人的“一日三餐”

志愿者带领孩子们“回到过去”,探寻古人生活轨迹,了解古人一日三餐。
 
志愿者结合学校教材和多平台资源,兼顾不同年龄段学生需求,用图片、视频辅助教学。课件中,远古猿人裹兽皮生火、森林狩猎的场景,让孩子们想象古人生活;炎黄子孙由来、大禹治水等故事,激发他们的自豪感;夏商周青铜器,甲骨文等元素,展现早期文明风貌。
 
“稻黍粟”“骨耜”等词汇在互动中变得鲜活,孩子们对古人农耕、造字等智慧充满好奇,在故事中了解古人生活与文明起源,历史的种子在心中萌芽。
 
 
图为志愿者板书,韩丰源供图

《汉末至南北朝风云激荡三百年》触摸古人智慧

志愿者聚焦东汉末年至南北朝时期,带领孩子们“回到过去”,探寻古人的文明成就与生活智慧。
课堂以“黑暗中的光明”为切入点,展现东汉末年科技文化成果;蔡伦改进的造纸术、张衡的地动仪、华佗的麻沸散与五禽戏,让孩子们见识古人的创新。通过手绘地图,孩子们跟随张骞的足迹“重生”西域路,了解他经历13年扣押仍坚守使命,开辟丝绸之路,带来葡萄、苜蓿等作物,促进东西方交流的故事。
 
三国与南北朝历史环节,孩子们从曹操屯田、刘备纳贤中看到古人治国智慧,从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中感受民族融合。“草船借箭”等故事互动、更让孩子们体会古人的谋略。课程让孩子们在历史长河中与古人“对话”,深植文明印记。
 
 
图为志愿者讲述历史转折点,杨瑞供图
 

益智课让孩子们打开智慧的大门

《邪恶数字陷阱》点燃孩子们的数学兴趣

志愿者以《邪恶的数字陷阱》点燃了孩子们的数学兴趣,热身游戏“遇2就拍拍”让课堂充满欢笑。此外,志愿者特意设计“回溯古今”环节,通过趣味讲解与互动,带孩子们走近古人的智慧,如探寻传统计数方式、聆听古代学者的求知故事,让孩子们在古今对话中感受知识的传承与魅力。
 
志愿者深刻体会到社区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未来几天将继续开设基础学科与素质课程,以爱为笔,在孩子们心中播撒希望,书写温暖支教故事。
 

辅导不止课业帮扶更教可贵精神

课业辅导添助力,多元课堂润童心

志愿者开展“课业辅导+红色育人”为主题的辅导课
 
志愿者分组辅导不同年龄段孩子的作业,用线段图讲解数学题等方式化解疑难,让活动室书声琅琅。同时,服务队创新融入红色教育:通过问答讲述长津湖战役“冰雕连”故事,播放《长津湖》片段;课间开展红色才艺展,孩子们讲述《小英雄雨来》、朗诵《七律·长征》,在互动中厚植爱国情怀。
 
 
图为志愿者辅导孩子们作业,张冰冰供图

《推广普通话》

志愿者开展“推广普通话,语你同行”主题活动、课后辅导及交通安全教育。
 
普通话活动中,志愿者以绕口令互动教学,一些同学从方言发音引笑到勇敢联系,经过志愿者耐心教导,能清晰说出绕口令并爱上普通话。
 
随后在辅导课上,志愿者帮孩子们辅导作业,解答疑问,教孩子们写英语作文。
 
志愿者接续开展安全教育,通过标识识别、案例讲解和情景模拟,教孩子们“一停二看三通过”活动结束,孩子们收获满满。
 
 
图为志愿者推广普通话,向铭扬供图

绘画手工课与孩子们画出中国文化

绘脸谱传非遗 童心绽放艺术花

志愿者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脸谱绘童心”活动。
 
课堂上,志愿者通过PPT和短视频介绍京剧脸谱历史与象征意义,讲解红,黑,白等颜色代表的人物性格。实践环节中,孩子们用画笔或橡皮泥创作,有的画威风凛凛的孙悟空,有的捏出正气十足的包公。志愿者耐心指导,鼓励气馁的孩子大胆创作。
 
课程尾声的“脸谱展示会”上,孩子们展示作品,对传统文化的接受度令志愿者惊喜。此次活动让孩子们感受非遗魅力,培养艺术能力。也让文化自信的种子在童心扎根。
 
 
图为孩子们完成的脸谱作品,陈蕊供图

活动课为孩子们提供互动平台

趣味互动筑心桥,志愿温情暖童心

活动开始,教室被志愿者布置成童趣王国,孩子们的笑脸如夏花般灿烂,满是对游戏的期待。
 
“姓名接龙”环节,孩子们围圈重复名字与动作,在欢笑与鼓励中锻炼记忆与反应,团队凝聚力悄然凝聚。“趣味分组升级版”将氛围推向高潮,孩子们分工合作,查字典,探数学题,用稚嫩的方式展现团队力量。“抢凳子大作战”里,竞争与欢笑交织,淘汰者为同伴加油,学会直面挑战。
 
分享环节,孩子们畅谈收获,成就感溢于言表。这场活动是双向奔赴的爱:志愿者给予知识与快乐,收获纯真感动;孩子们在互动中成长,更懂合作与自信。志愿者在此升华,爱与温暖正悄悄滋养童心。
 
 
图为志愿者与孩子们做游戏,邢义凯供图
 

书法课让孩子们了解文字的发展史

《甲骨文到楷体》解析文化内涵

志愿者以汉字演变与书写为核心,带领学员感受书法魅力。
 
课堂上,志愿者梳理了汉字从甲骨文到楷体的演变历程,解析各字体特点与文化内涵。志愿者通过“日”“月”等字体示范书写,展现古人“观物取象”的造字智慧。“中”字专题环节,纪录片呈现其从“竖立旗帜”到现代字形的演变,解读“中心”象征意义。
 
课程设置“日”“二”“大”字变形游戏,学生踊跃参与,老师标注易混字差异并引导理解汉字“守正创新”理念。控笔;练习结合积分奖励,激发孩子们的积极性,不少学员课后仍意犹未尽。
 
此次活动播下文化传承的种子,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与绽放。
 
 
 
图为孩子们模仿甲骨文,刘锦荣供图
 
星空志愿服务队开展的这些课程,孩子们不仅能学,甚至爱学,星空志愿服务队的理念也是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激发孩子们好学的心,愿在这个夏天,与孩子们度过一个难忘有意义的“七彩假期”。
 
作者:星空志愿服务队-江天皓 来源: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星空志愿服务队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