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随护鸟人脚步 探秘石门共生的“化学密码”

发布时间:2025-07-24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随护鸟人脚步探秘石门共生的“化学密码”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被万方”实践队石门村行记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探寻蓝冠噪鹛与绿水青山的共生密码。7月17日,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被万方”实践队深入江西石门村——这个因守护全球极危物种而重焕生机的村庄,用化学视角开启生态探秘之旅。护鸟志愿队队长俞旺金在村头文化服务中心热情迎接学子们:“欢迎厦门大学的同学们!探秘就从田野开始吧。”

  


村巷印记:墙绘诉说生态振兴  

  行进间,俞旺金指向田间作物:“看,这就是我们的豆角和冬瓜!为保护湿地蓝冠噪鹛,全村农田严格禁用除草剂和高毒农药。”他简要介绍了生态种植模式,队员们对循环农业有了初步认识。
  村巷外墙的蓝冠噪鹛模型吸引了大家。俞旺金轻抚模型,自豪讲解:“这是全球仅250只的极危物种,因石门生态优良,每年3月28日必归巢繁衍。”他语气转为感慨:“十年前,石门还是贫困村,守护好生态才改变了命运。”行至“笑脸墙”前,他神情庄重:“2023年10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此强调‘优美的自然环境是乡村振兴优质资源’。从那以后,我们更是铁了心要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村里组织大家考察学习,探索发展之路。游客量激增,民宿从3家发展到47家,村民人均年收入突破3万元!”

  

  俞旺金补充道:“墙上的模型是护鸟的象征。我们组织的‘小护鸟人’,不仅参与农事,更定期巡查湿地记录鸟类、向村民宣讲环保。总书记考察时曾亲切鼓励他们。守护的种子,正在下一代心中生根。”队员们深受触动。

  湿地探秘:远观珍禽,近读“国宝”

  队伍抵达饶河源湿地公园边缘。俞旺金停下脚步,望向深处郁郁葱葱的水口林:“同学们,只能在这儿远看了。七月天,蓝冠噪鹛还在林子里活动,还有半个月才会离开,一点动静都可能惊着它们。保护它们,永远是头等大事。”虽未见珍禽身影,他熟稔地指着林间水边:“看那边灌木顶,就是它们最爱待的地方之一。这清亮亮的溪水,可是它们一天要光顾两回的天然‘澡堂子’!”生动的讲解让队员们仿佛感受到林间的灵动与生机。
  在湿地外围安全的溪流边,俞旺金语气自豪:“咱脚下就是公园核心区!348公顷多的园子,湿地占了302公顷,天然湿地率高达86.77%!2020年就列入了全国首批《国家重要湿地名录》,全国才29处!”附近,几位维护湿地公园环境的大妈正忙碌。俞旺金笑着点头:“就像这几位大姐守护整洁一样,我们守护湿地,就是守护共同的未来。总书记叮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好生态,就是最大本钱!”“可不咋地!”一位大妈直起身擦汗笑道,“鸟多了,水清了,日子才越过越有劲儿!”

  

  酒坊寻香:三百年非遗的化学底蕴

  带着对湿地活水的思考,队伍走进了古韵盎然的查记酒坊。浓郁醇厚的米酒香瞬间弥漫。巨大陶缸内,传承三百年的古老酒曲,在微生物作用下翻腾发酵,释放时光芬芳。“总书记考察时,也曾在这酒香里驻足,”非遗传承人自豪介绍,“查记酒坊是石门‘文化金招牌’,更是乡亲增收致富的支柱。去年,古法酿造销售额突破了百万元!”

    

  传承人热情介绍工艺,邀请大家品尝新酿的查氏水酒。清甜绵柔带着独特米香,让队员们赞不绝口。俞旺金笑着补充:“好水酿好酒!湿地涵养的清泉,是这美酒的灵魂!”队员们捧着酒碗,若有所思品味着穿越时光的滋味。

  化学思考:分子智慧赋能共生之路

  告别俞旺金,返程路上青翠田野与湿地林木,无声印证着“端稳生态碗”的实践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石门之行,将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与绿色发展的共生图景深植于心。

  

  实践队员们深有感触:“亲眼看到国家重要湿地的保护成果,水质就是生命线。”化学工程专业2023级硕士生王汝歌说,“精准分析是第一步,未来更要思考如何用化学技术守护这片家园。”“查记酒坊三百年的醇香,是生态与文化的结晶。”能源化学2023级本科生武敬皓回味着米酒滋味,“解析其‘分子密码’,能为守护非遗和提升品质提供科学支撑。”“生态种植禁用高毒农药保护鸟类,让我看到绿色农业的紧迫性。”化学类2024级本科生刘思远望着田垄,“研发环境友好型材料,或许是化学助力农业循环的突破口。”
  如何让化学的“分子智慧”赋能可持续发展是热点议题。无论是守护湿地、优化农业还是助力非遗,化学潜力巨大。石门村的实践让队员们信念更坚。此行不仅是生动的田野探秘,更是一堂深刻的生态文明实践课,让队员切身感受到科技赋能乡村、守护青山的责任与潜力。一次探秘结束,但守护绿水青山、赋能乡村的思考与实践,正如奔涌的饶河水,承载青年责任,奔涌向前。

  文/刘思远、王汝歌、王玲伟
  图/张艳楠、彭婧苓

作者:刘思远、王汝歌、王玲伟 来源:实地调研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非遗技艺进课堂,童心巧手传文脉
  •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过程中,许多非遗项目面临传承断层、传播渠道单一、年轻群体关
  • 2025-07-24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