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湛江科技学院学子将音乐+红色文化双线融合走进乡村美育

发布时间:2025-07-23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7月8日,湛江科技学院萤火筑梦支教实践团前往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太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多元化音乐美育”与“南路革命红色文化”的特色课程体系:趣味游戏与声势音乐、综合音乐课堂、南路历史课堂、文艺展演等丰富的实践内容,让孩子们在湛江南路历史的记忆与红色旋律的音乐互动中,感受家乡土地上的革命故事与奋斗精神,助力革命传统文化在乡村教育中创新传承。

当红色旋律遇上南路故事:音乐支教课里的历史回响
      七月的湛江,烈日当空、骄阳似火,太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教室里,却传出了阵阵清脆昂扬的歌声——“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孩子们正以嘹亮的嗓音齐声高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在老师的带领下,他们为歌曲配上了生动的手势动作,让激昂的旋律更具感染力。这是湛江科技学院萤火筑梦支教实践团开展的特殊音乐课,巧妙融合了柯达伊、奥尔夫、达尔克罗兹三大音乐教学法与湛江南路革命历史。孩子们在唱跳、律动与协作中,触摸这片热土上流淌的红色记忆。

 

图为孩子们在生动的手势动作下大声歌唱。张婉莹 供图

 

岁月长歌:历史的回响与光荣
      上午九点的音乐课上,音乐学专业的志愿者正用电子琴弹奏带孩子们学唱手势音阶歌,运用柯达伊的手势唱名法教唱让孩子们能更加直观的去感受音高的位置,并讲述南路革命的历史文化,学习朗诵——《湛江南路·血色长歌》。

 

 图为志愿者在给孩子们授课。张婉莹 供图

 

   “老师,这些词要如何有感情的进行朗诵呀?”12岁的冯金娴举着小手问。志愿者指着黑板上的歌词:“要在每个词语的地方进行停顿换气并有感情的朗诵,特别是句子前面重后面轻。”她带着学生一句句有节奏、有感情的进行朗诵,在朗诵期间结合趣味游戏进行边朗诵边玩的形式,让学生在朗诵的过程中去感受先辈们的革命故事和精神。

 

以杯为器,共奏《酸枣刺》里的少年壮志!
     “嗒、嗒嗒、嗒——”教室里响起整齐的杯子敲击声。孩子们双手握着塑料杯,跟着志愿者的指令,时而将杯子扣在桌面,时而在空中划出弧线。这首创作于抗战时期的《酸枣刺》,团队运用奥尔夫教学法编创后,成了生动的教学载体。

 

图为孩子们在学习杯子舞。赵书玉 供图

 

   “大家看,这个动作像不像当年的游击队员在传递信号?”志愿者示范着将杯子从左手传到右手,“南路的小交通员就是这样悄悄传递情报的。”孩子们的兴致一下子被点燃了。起初动作还生疏,节奏也零散,可听着故事,手底下渐渐有了章法。9岁的吴丽燃起初总跟不上节拍,老师没有批评她,而是给她讲了遂溪少年阿明用敲竹板的方式给游击队报信的故事:“阿明一开始也敲不准,后来练了很多次才练熟。”吴丽燃点点头,反复练习,终于在合奏时跟上了节奏,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志愿者们把战争年代的‘暗号’‘行军’等元素,转化成杯子的传递、敲击动作,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自然就理解了歌曲背后的历史。课间休息时,总有孩子追着问:“老师,明天我们还能玩这个吗?”这便是最动人的变化——历史的种子,在清脆的敲击声里悄悄发了芽。

 

巧手间的家国旋律:《没有祖国哪里会有我》的创造密码
    “这是用水瓶和西米做的沙锤,这是盖子和纸皮做的响板……”课上,孩子们骄傲地展示着自制乐器。用仅有的资源材料做成的“乐器”,将在合唱《没有祖国哪里会有我》时派上用场。
孩子们根据志愿者的上课教学进行创作:拿出从家里带好的材料来到课室,老师进行裁剪并分发需要的制作材料辅导学生制作。这门课程深受学生喜爱,他们积极参与,乐在其中,并从中获得了强烈的成就感。

 

        图为孩子们在制作乐器。张婉莹 供图

 

      合唱开始时,响板的“咚咚”声、沙锤的“哒哒”声与孩子们的歌声交织在一起。志愿者站在一旁指挥,看着孩子们专注的神情,她想起出发前团队的约定:“要让孩子们知道,红色文化不是遥不可及的,要让他们在音乐中切身感受到南路革命的精神。”

      支教最后一天,孩子们在太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举办了一场小型汇报演出。孩子们穿着自己朴素的衣服,用自制乐器、声势律动、歌唱、朗诵、图形谱的方式演绎了《没有祖国哪里会有我》《中国少年先锋队歌》等六个节目。舞台上,孩子们以最纯粹的童声和最投入的姿态,唱演着对南路先辈的缅怀与敬意,台下观演的志愿者和家长无不动容,眼眶悄然湿润。

 

     夕阳下,孩子们的歌声穿过乡间,飞向街边的小巷。正如队长所说:“我们不追求教会多少乐理知识,只希望当孩子们想起南路历史时,耳边能响起一段旋律,唱起这些歌时,能记得这片土地上的故事。”

 

                                (通讯员:周雪柔、李雪莹)

 

 

                                        责任编辑:李雪莹

 

 

作者:周雪柔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宣讲知识筑防线,守护幼苗共成长
  • 2025年7月下旬,文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薪火童行青春志,法护心康筑未来”社会实践团队赴安康社区开展“宣讲知识筑防线,守护
  • 2025-07-26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