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文物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志愿者投身于太原文庙的文物保护工作,他们用实际行动守护着这片历史文化的瑰宝。7月15日,太原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檐角星火实践队” 来到太原文庙采访山西省文物保护志愿服务协会太原市文博志愿服务中心文庙服务队的四位志愿者。
镜头下的历史与传承
清晨实践队员们穿梭于红墙碧瓦间,镜头聚焦于每一处细节。文庙的古建筑在光影中显得庄严肃穆,岁月的痕迹清晰可见。队员们仔细拍摄每一处斗拱、每一扇雕花门窗,记录下这些承载历史的建筑细节。
倾听志愿者的故事
下午实践队采访了山西省文物保护志愿服务协会的四位志愿者。
文庙服务队的副组长张霞,除了为游客讲解外,还负责协调志愿者们的工作。她提到,志愿者们虽然来自各行各业,但都有着共同的目标——保护和传承太原文庙的文化遗产。希望通过志愿者的努力,让更多人参与到文物保护中来。负责协调志愿者们的工作。
采访志愿者张霞老师进行中
金牌讲解员王荷兰表示,讲解不仅是传递知识,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每次看到游客们因为她的讲解而对文庙产生浓厚的兴趣,就觉得自己的工作非常有意义。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太原文庙,热爱传统文化。
实践队员与王荷兰老师进行讲解内容沟通
王俊忠是安全组的一员,他的主要职责是确保文庙的安全和游客的秩序。他表示,文物保护不仅需要讲解和宣传,还需要实际的行动来保障文物的安全。他说:“我们每个人都是文庙的守护者,只有我们共同努力,才能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传承。”
访谈王俊忠老师的志愿之路
李雨滋作为信息组的一员,主要负责志愿服务队的拍摄宣传工作。她提到,只有掌握了准确的信息,才能更好地向游客传递正确的知识。跟着大家一起记录活动,拿起手机拍身边的志愿者时,镜头里常藏着意料之外的感动,时常觉得自己像个光的收集者。
对李雨滋老师的志愿工作日常进行了解
在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与文化传承的古建筑群中,志愿者们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他们用辛勤的汗水与默默的坚守,诠释着对文物保护事业的热爱与执着。经过一天的拍摄与采访,实践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了文物保护工作的艰巨性与重要性,也深知这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撰稿人:任慧娴 刘熙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