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三下乡首日札记:以青春之名叩响渣坪校园的门扉

发布时间:2025-07-20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通讯员 刘璇 林嘉玲 谢雨芹)7 月 6 日,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领梦者・未来” 暑期社会实践团再赴洞口县渣坪乡九年一贯制学校。该团队自 2021 年起连续五年参与乡村教育,今年是第四年进驻渣坪乡,带来两项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3)和 “挑战杯” 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国家级铜奖的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课题成果。成果将与 2025 年全国大学生 “两弹一星” 精神之源宣讲项目融合实施,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同时为学术研究积累素材。在乡村教育资源相对薄弱的背景下,湖师大‘领梦者’团队连续五年的坚守,用国家级课题成果为乡村孩子打开素质教育新窗口。
 
初到校园,行动为先
抵达渣坪乡九年一贯制学校后,实践团迅速行动。队长统筹,成员各司其职:会议室研讨课题方案与教学计划,重点转化国家级课题成果以适配当地学生;物资堆前整齐摆放书籍、器材等 “成长礼物”,这些承载爱心与期待的“成长礼物”,如同点点星光,即将照亮孩子们探索世界的道路;成员还在清扫校园、整理杂物,使校园环境在忙碌的身影中渐渐变得整洁有序 。
 

谋定后动,精研笃行

研讨结束后,实践团成员立即围绕教学计划展开行动。为了让国家级课题成果能真正 “扎根” 乡村课堂,他们根据渣坪乡学生的年龄层次和知识基础,将孩子们分为 "自强班"与 "卓越班",以分层教学设计开启精准化乡村教育。并且15 名实践团成员,从体育教育专业的 “武术达人” 到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 “双语讲解员”,各展所长。细致的筹备工作,不仅彰显了团队对教育的热忱与专业,更为即将开启的乡村教育实践筑牢根基。
 
智体润心,精育向阳
连续四年参与渣坪教育的团队,今年带来两项国家级课题成果,以 “人工智能 + 体育” 模式推进乡村教育,促进科技与教育融合。在当地学校课堂,实践团开展 “GHEM 天赋开发” 课程,借助可视化内容向学生展示多元发展可能,这是相关模式在乡村教育场景的落地实践。团队为近 40 名学生建立评估体系,后续将通过系列教学活动,结合智能理念与体育、安全教育等内容,像开展 CEPF 特色课程,用人工智能模拟场景教学溺水自救救助,以及急救包扎课程和突发场景训练,助力学生提升体能与应急反应、应对能力,用科技赋能乡村学子成长。
 
深耕细作,育梦乡村
后续日子里,实践团将把课题成果融入日常教学。“领梦者・未来” 实践团的故事,不仅是五年时光的坚守,更是青春与乡村教育的深情对话。这个夏天,他们将继续以知识为笔、以热爱为墨,在渣坪乡的土地上,书写属于乡村孩子和自己的精彩篇章。

图为实践团展开会议。通讯员 梁艺萱 供图

图为实践团物资。通讯员 梁艺萱 供图

图为实践团成员为学生进行天赋测评。通讯员 梁艺萱 供图

图为实践团在洞口县渣坪乡九年一贯制学校与谢根茂校长、张晴云主任合影。通讯员 梁艺萱 供图
 
作者:多彩大学生网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广师大学子赴蓝口镇“三下乡”实践:护童播春种,助农结秋实
  • "发音小游戏,语言大乐趣":西安明德理工学院推普活动让城郊儿童敢说普通话
  • 长春中医药大学 “青囊红旅” 实践团 以抗联精神为笔,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 西安明德理工学院"普音盛夏"实践队夏镇社区举办语言拼图大赛 30组家庭共学普通话
  • 九旬 “守灯人” 与一群年轻人的邂逅,乡村教育的星火,这样燎原
  • 山东微山夏镇:高校推普实践创新 "小小导购员"场景教学受欢迎
  • 三下乡社会实践|南通大学“江海謇行”公益实践团: 踏访故里寻初心,妙语传薪励童心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