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号召,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海謇行”公益实践团以弘扬张謇精神为核心,于7月以来在南通市海门区常乐镇及南通大学啬园校区等地开展系列实践活动,通过实地寻访与互动宣讲,推动张謇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7月8日至9日,该实践团前往南通市海门区常乐镇张謇故里,开启“謇行常乐,寻根溯源”主题寻访。首站张謇纪念馆内,成员们通过300余件文物、千余幅史料图片及讲解员介绍,系统了解张謇从实业救国到教育兴国的历程,感受其对南通近代化的贡献。馆外,成员对不同年龄段游客进行采访,发现青少年对张謇事迹了解有限,更坚定了开展针对性宣讲的决心。

实践团成员于张謇纪念馆前合照 “江海謇行”公益实践团摄

实践团成员参观张謇纪念馆 “江海謇行”公益实践团摄

实践团成员采访游客 “江海謇行”公益实践团摄
随后,实践团走进张謇青少年研学中心,在图文、视频及实物展示中,深入认识张謇作为状元实业家在近代教育体系、公益事业建设等方面的成果,进一步体会其“造福乡梓、仁爱天下”的胸怀。在张謇生态颐生文博园及颐生酒厂,成员参观42口百年老窖池、米酒酿造体验馆等,体悟“实业所到即教育所到”的主张。
7月11日下午,实践团在南通大学啬园校区开展“张謇精神励童心,兴邦强国少年行”暑托班宣讲活动。活动紧扣弘扬张謇精神的研学主题,依托在张謇纪念馆搜集的实业档案、研学中心整理的教育史料,将前期对张謇故事的挖掘成果融入各环节,借助具体事例讲解其“实业救国、教育兴国”的精神内核。“謇行之签”环节中,85名学生在书签上书写张謇教育名言,进一步深化对张謇教育理念的理解,使精神传承更具实践性与感染力。

宣讲课堂气氛热烈 “江海謇行”公益实践团摄

学生作品展示 “江海謇行”公益实践团摄
此次系列活动,“江海謇行”公益实践团不仅通过实地寻访加深了对张謇精神的认知,更以宣讲活动为载体,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先贤精神搭建了有效桥梁。未来,实践团将持续完善研学路线,创新宣讲形式,让张謇精神跨越时空,在更多人心中扎根生长,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时代新人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通讯员 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