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借革命精神之火,燃乡村振兴之光

发布时间:2025-07-19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一叶兴乡”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团参观梧州红色革命基地,在革命先辈的足迹中汲取精神力量,将革命精神与乡村振兴实践探索深度融合。

  首站,实践团抵达梧州中山纪念堂,这里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是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建。1921-1922年间,孙中山先生为筹备北伐事宜,曾三次驻节梧州,与梧州结下深厚渊源。广场上,孙中山先生的铜像目光坚定,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


孙中山先生铜像(通讯员 黄生梅 摄)

  展厅内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图片、一件件详实的文献资料,实践团成员深刻了解了孙中山先生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而不懈奋斗的一生,深刻领会了其“振兴中华”“天下为公”的革命理想以及爱国主义精神的时代内涵。“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联句高悬,时刻激励着队员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砥砺前行。

  实践团成员感慨道:“此次参观让我对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肩负着乡村振兴的重任,要将这种精神融入到实践中,为农村地区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二站,实践团前往中共梧州地委·广西特委旧址陈列馆。实践团成员在旧址中回溯革命历程,感悟先辈精神,将红色的传承传承融入乡村振兴实践,在历史映照下锚定青春奋斗方向。


中共梧州地委·广西特委陈列馆(通讯员 陈嘉浩 摄)

  陈列馆中的珍贵史料与历史物件有序铺陈,无声诉说着八桂大地的革命故事。1925年,梧州地委在此诞生,开启了党领导广西人民奋斗的崭新篇章。革命先辈们与人民休戚与共、为理想无畏奋进的精神,深深烙印在实践团成员心中。

  围绕“革命精神如何指引当代实践”,大家结合乡村振兴工作展开讨论。实践团成员意识到,先辈们“扎根群众、实干担当”的品质,正是实践团服务乡村所需的“精神密码”——此前深入乡村调研产业、助力打通销售渠道,正是传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革命传统。


实践团在陈列馆参观(通讯员 黄昊 摄)

  此次红色革命基地的学习,是一次红色文化的洗礼,加深了实践团成员对革命历史的理解,是团队在“三下乡”实践活动中的重要精神补给,更坚定了“以革命精神赋能乡村振兴实践”的信念。未来,“一叶兴乡”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团将持续以红色精神为指引,深耕乡村一线,以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难题,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而努力拼搏,用青春行动书写“传承红色精神,助力乡村振兴”的时代答卷,让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在青春实践中熠熠生辉。

作者:黄生梅 徐书敏 何绮雯 来源:桂林理工大学“一叶兴乡”乡村振兴实践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郑州轻工业大学“三下乡”:食安科普润民心,青春实践筑乡兴
  • 【青春“三下乡”|漆扇摇出非遗清凉,湖工商学子为响溪村儿童筑牢防溺水“安全堤”】
  • 七彩阳光实践团助力"百千万工程":瑶族非遗文化在T台绽放新魅力
  • 借革命精神之火,燃乡村振兴之光
  • 借革命精神之火,燃乡村振兴之光
  • “一叶兴乡”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团参观梧州红色革命基地,在革命先辈的足迹中汲取精神力量,将革命精神与乡村振兴实践探索深度融合。
  • 07-19
  • 科技赋能、安全护航,共筑乡村振兴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