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日,巢湖学院“寻红色足迹忆峥嵘岁月”暑期实践团走进凤阳县博物馆。当现代建筑的棱角与青铜编钟的古朴相遇,这群年轻学子推开了一扇通往千年历史的大门。
穿过惠政路市民广场,凤阳县博物馆方正大气的外观便映入眼帘。刚到门口,队员们就被馆前广场上复刻的汉代画像砖吸引,指尖抚过砖面凸起的车马出行图,仿佛触碰到了时光的纹路。
走进馆内,“这是咱们的‘镇馆之宝’!”讲解员站在门厅中央的蟠龙石础旁,声音里透着自豪。这块来自明代中都遗址的巨型石础,盘绕的龙纹历经六百年风雨仍清晰可见,队员们仰头打量,不禁发出阵阵惊叹。沿着展厅拾级而上,历史文化厅的暖黄灯光下,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正在展开。锈迹斑斑的青铜剑、纹饰精美的陶器、带着岁月包浆的古籍善本……每一件文物旁都围着专注的身影。
“来,大家凑近些看!”孙家林老师带着队员们围在展柜前,“文物不是冰冷的物件,它们身上的每道裂痕、每个锈斑,都是历史写给我们的信。”他指着一件汉代陶罐上的修补痕迹,“你们瞧,古人修补陶器的方式,和现在的锔瓷技艺一脉相承。”这生动的一课,让同学们忍不住伸手隔着玻璃,想要触碰这些“会说话”的历史见证者。
参观结束,那些青铜器上的纹路、古籍里的字迹,都在告诉我们‘根’在哪里。这场与历史的深度对话,不仅让同学们领略了凤阳深厚的文化底蕴,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一颗尊重历史、传承文明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