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倾听“星”语,静待花开

发布时间:2025-07-15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倾听“星”语,静待花开
  蝉鸣催夏,志愿启新程。厦门医学院药学院“半夏鹿鸣”服务队再度集结。2025年7月5日到7月12日,志愿者们前往厦门市同安区莲花镇爱和亲子园,开启为期七日的“三下乡”实践,为孤独症儿童编织暖夏篇章。
  实践中,大家既恪守“一对一陪伴”之诺,以专注托举“星”光,亦主动分担帮厨、除草,于烟火草木间,让这场奔赴自始流淌着踏实热忱的暖流。
  在接下来的七天里,“半夏鹿鸣”志愿服务队将药学专业特色巧妙融入日常,通过趣味手工、自然探索、音乐互动等形式,为“水晶宝贝”们铺就充满欢乐与启发的成长之路。
  童趣在草帽DIY中绽放。志愿者与孩子们并肩而坐,画笔游走间,空白草帽化作“专属画布”——有的是斑斓的夏日风景,有的是奇思妙想的卡通形象。每一笔涂抹,都是孩子对世界的浪漫想象,也让阳光与创意,一同“戴”在了头顶。
  告别草帽上的斑斓色彩,转身走向园区角落,花草又成了天然“颜料”,植物拓印的奇妙就此展开。志愿者采摘新鲜花叶,和孩子们一起将自然“拓”在帆布包上。敲击声里,叶片脉络晕染出独特纹理,孩子们触摸着凹凸的印记,把夏天的生机与艺术的奇妙,一起收进了背包,让自然美育悄然滋养“星”灵。
  当欢声笑语漫过画布与草木,跃动的音符点燃了亲子园的热情。“动物转转唱”嗨翻亲子园,志愿者与孩子分组戴上动物头饰,转盘转动间,惊喜与挑战并存。孩子们和志愿者组队,用歌声传递对动物的好奇——从“小兔子乖乖”到“两只老虎跑得快”,歌声或许不够完美,却满是勇敢表达的珍贵,让音乐成为心与心的温暖纽带。
  歌声渐歇时,亲子园里飘起墨香。志愿者与吴向东老师围坐共读《心才是幸福的关键》,围绕书中理念交流感悟。老师分享如何在陪伴中保持初心,志愿者畅谈阅读带来的内心触动。这场“心灵充电”虽无关对孩子的直接引导,却让大家在文字中沉淀自我,为接下来的陪伴积蓄更纯粹的力量。
  带着这份沉淀的力量,专业特色活动更显温度和深度。功夫扇教学中,家长们跟着志愿者舞动红扇,一招一式间,肢体协调性悄然提升;中药香囊制作时,金银花、薄荷等药材的清香弥漫,孩子们闻香识药,在传统文化浸润里,收获身心的双重守护,让药学专业与志愿温度真正实现双向奔赴
         一周时光转瞬即逝,闭营仪式化作温馨的欢送会,为陪伴画下句点,却也是新奔赴的起点。志愿者与老师、家长围坐一堂,分享与回望中满是不舍与感动:志愿者们细数七天点滴,畅谈陪伴“水晶宝贝”的成长感悟,也为孩子们送上“愿快乐如夏花绽放”的真挚祝福;家长们则动容分享孩子的细微变化,频频向志愿者致谢,更祝愿这群年轻身影带着这份热忱奔赴更远的未来。虽相聚短暂,但“半夏鹿鸣”的陪伴不会止步。
  这个夏天,厦门医学院药学院的青年学子们,用他们的药学智慧、青春热忱和无限耐心,在爱和亲子园书写下关于陪伴、理解与专业守护的温暖篇章。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爱是通用的语言,专业是温暖的翅膀。当青年力量与专业知识携手,投向“星星的孩子”,便能照亮更多前行的道路,让“星”空不再孤单。期待“半夏鹿鸣”的下一次启程,继续为“水晶宝贝”的世界注入更多色彩与可能。

                                                                                                                      半夏鹿鸣实践队合影+爱和水晶宝贝亲子园家长摄
作者:蓝静娴、李昆贤 来源:半夏鹿鸣实践队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追寻榜样足迹,感悟初心力量
  • 追寻榜样足迹,感悟初心力量
  • 巢湖学院“寻红色足迹”实践队赴小岗村沈浩故居开展红色艺术之旅。通过实地探访沈浩同志生活工作六年的场所,队员们深刻学习其带领村民
  • 07-16
  • 情暖桑榆护乡行,青春践行使命担当
  • 我们是一支由13名同学组成的,怀揣着责任与热爱的三下乡团队,以“关爱·守护·行动”为核心理念,聚焦社会公益实践,致力于在基层传递
  • 07-16
  • 追寻先人脚步,继承“沈浩精神”——巢湖学院三下乡学子赴陈列馆,学习先进事迹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