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水产学子宣城行:科技赋能水产养殖 实践探寻振兴新路

发布时间:2025-07-14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本网讯  7月8日至11日,2023级水产养殖学专业学子奔赴安徽宣城,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深入水产养殖一线,探访科技小院、龙头企业、科研基地及创新养殖场,系统学习宣城特色水产养殖模式与前沿技术,在实践中感悟科技兴农力量,助力乡村振兴。指导老师金生振、丁淑荃、李西雷等全程参加了实践活动。
聚焦河蟹产业:科技小院引领,全链发展显现
  实践首站,团队来到位于水阳镇的安徽农业大学宣州河蟹科技小院。在蟹塘边,成员们与小院驻点研究生、宣州区水产站副站长余护等进行深入交流,了解当地河蟹产业发展现状与挑战。随后,团队参访了金水源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实地考察螃蟹深加工流程,认识产业链延伸价值;在安徽腾飞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重点了解中华绒螯蟹良种选育技术与青虾养殖,企业负责人现场传授“六月黄”河蟹挑选实用技巧。在参观叶有福水产养殖家庭农场时,同学们学习了兼顾经济与生态效益的“8+3”河蟹创新养殖模式及其配套的电商销售策略。
探访龙头企业与科研中心:规模示范,创新驱动
  次日,实践团重点考察了狸桥镇宝塔村“八将军”大闸蟹养殖基地。作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和全国首家大闸蟹配发中心,其千亩养殖规模与产业创新实力令学子们印象深刻。在上海海洋大学洪林稻渔种养科研中心中试基地,“小龙虾+水稻+罗氏沼虾”轮作共生模式和狸桥镇清水种业循环水养殖技术,展现了水产科技创新的活力。杨柳镇智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则呈现了“光伏+渔业”的能源融合养殖模式,其高达95%的循环水工厂化养殖系统,实现了无抗养殖与污水循环利用,是环保高效养殖的典范。
前沿探索与生态实践:科技引领,绿色发展
在洪林镇食源生态农业公司,团队聚焦“太湖3号”种虾的抗寒优势与稻虾轮作关键技术。在上海海洋大学洪林稻渔综合种养科研中心,中心负责人周旋详细介绍了反季节养殖技术、渔光互补探索等多项前沿研究项目。这些科学研究,为提升产业效益、实现绿色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实践收获:青春智慧融入水乡振兴
此次宣城之行,水产学子们不仅系统调研了从传统养殖到工厂化生产、从良种选育到深加工、从单一养殖到稻渔综合种养及能源融合的多元化发展路径,还积极参与小院实验蟹塘劳作,打捞水草、日常投喂等生产环节。通过深入田间塘头,与养殖户、企业技术骨干、科研人员的广泛交流,同学们深刻理解了科技创新对现代水产养殖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作用,切身感受到生态高效养殖模式的经济与环境价值。大家表示,将把实践所见所学转化为专业动力,积极投身科技兴渔、产业富民的时代浪潮,为乡村振兴贡献水产学子的青春智慧。
通讯员:石滢嘉
作者:石滢嘉 来源:安徽农业大学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大学生当“心理老师”?东乡少年的夏天被这样点亮
  • 走进抗美援朝:一位退伍老兵永不熄灭的爱国之光
  • 聆听岁月,传递青春:江财现经管学子泗溪镇敬老院践行敬老情
  • 薪火传爱国,彩绘润童心
  • 薪火传爱国,彩绘润童心
  • 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赴宜春市上高县泗溪镇基层服务践行团于7月6日在洋港村童心港湾举办了一场爱心支教活动。
  • 07-14
  • 青春筑梦支教路 情系马岗暖心行
  • 三下乡文艺汇演:青春筑梦泗溪行,以爱共绘盛夏章
  • 红色走读悟初心,青春实践探桐山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