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至8日,江西师范大学 “赣风青行” 乡村振兴服务队深入新干县大洋州镇多个乡村,实地调研与考察各村的产业动态与现状,力求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谭家坊村:“柑橘里的秘密” 谭家坊村在新农业发展方面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当地以水稻种植为主,同时发展了完善的陈皮产业链,是江西省规模最大的陈皮生产基地,通过与江西省农科院开展技术合作,形成了育苗种植与深加工为一体的产业模式。果实成熟之后,果皮经过处理加工制成陈皮,果肉则用于返肥润土。近期村里正积极研发将果肉转化为果酸、饮料等产品的新技术,进一步延伸产业链。书记带领村民与公司合作,实现了企业增效、集体增收、农民致富的多赢格局。

夏塘村:“育秧里的希望” “赣风青行” 乡村振兴服务队踏入育秧厂房,眼前的自动化流水线正有序运转——育秧机将专用育秧土与稻种精准配比、快速装填,传送带压平土层后,一颗颗稻种便可以静候 24 小时之内的萌芽时刻。厂房另一侧,蓝白相间的自动插秧机整齐列队,负责人指着两侧平台介绍:“培育好的秧盘放在这里,机器能自动完成插秧作业。” 移步室外大棚,成片的育秧盘铺展如绿地毯,负责人随手卷起一盘秧苗,盘根错节的根系交织成海绵状,嫩绿的叶片透着蓬勃生机。“周边好几个村子的秧苗都从这儿出!” 负责人自豪地说。从播种到插秧的全流程机械化,得益于当地 “小田并大田” 政策的落地。这不仅为现代化农机作业腾出空间,更让传统农业插上科技翅膀。
塘西村:“鱼跃中的青春” 塘西村是远近闻名的鱼苗育养基地。草鱼、鲫鱼、鳙鱼、鲢鱼等多种鱼苗在此孕育成长,通过合作社 “统一调配、统一销售” 的模式,形成了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鱼苗远销各地。然而,受市场行情波动影响,鱼苗价格难以保持稳定。农民感慨:“今年能卖到3.5到4元的价格,已属难得的好行情。”值得欣喜的是,塘西村积极探索破局之道,通过培育青年实用人才党支部,强化对青年人才的政治吸纳与技能培训,鼓励青年人才勇立潮头,带头创新创业。在这些新鲜血液的注入下,这座鱼苗育养专业村将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
从谭家坊村的陈皮香到夏塘村的育秧绿,最后到塘西村的鱼跃欢,新干县的乡村土地上,多元产业正在蓬勃生长。此次调研所见,是乡土中国坚守与突破的答卷:粮食安全根基更牢,特色产业枝叶更繁,现代技术照亮田垄。这份生机与智慧,正是乡村振兴最动人的注脚,也为未来的农业发展铺就了充满希望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