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潘超红 刘林杰 覃张敏 张佳仪)凌晨五点,星子还缀在墨蓝色的天幕上,“数映红途”乡村振兴促进团的成员们已整装出发。四十分钟的步行路程里,却挡不住大家对“古丈茶市”早市的期待。当第一缕微光穿透云层时,茶市的轮廓在晨雾中渐显,远远便听见此起彼伏的交谈声,混着清冽的茶香扑面而来。

清晨踏入古丈茶市,许多位茶农已沿路边铺开阵势。他们肩扛蛇皮袋,袋口溢出带着晨露的新茶,嫩绿芽叶裹着白毫,山野清香扑面而来。年近六旬的李大爷正蹲在摊前,布满老茧的手轻轻翻动茶叶:“这是今早三点刚摘的‘古丈毛尖’,趁着鲜灵劲儿,盼着能卖个好收成!”他黝黑的脸庞笑出层层褶皱,眼角眉梢都淌着丰收的喜悦。

促进团成员们立刻围拢上去,与茶农们攀谈起来。“您这茶要经过几道工序?”“咱们这儿的茶叶有哪些独特品种?”面对一连串的问题,茶农们打开了话匣子。72岁的张奶奶搬出小马扎,招呼大家坐下,从竹篮里抓出一把茶叶,用滚烫的山泉水冲泡。茶汤初绽时呈浅黄绿色,入口先是微苦,继而回甘,喉间泛起清甜。“这是‘古丈毛尖’,得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道工序,少一步都出不了这味儿。”张奶奶边倒茶边说,满是茶渍的搪瓷杯沿,映着她满足的笑容。

促进团成员们纷纷当朝阳升至树梢,茶市的交易渐入尾声。数映红途乡村振兴促进团的成员们带着一身茶香踏上归途,而心里装着的,是这片土地因茶而兴的蓬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