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凉山,阳光炽热,却掩不住山乡间涌动的温暖。7月3日,西昌学院外国语学院“索玛花开·健康未来”志愿服务队带着责任与热忱,深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中所镇陶家营村,开展了一场以“禁毒防艾进乡村,健康守护润童心”为主题的禁毒防艾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这场跨越山乡的健康之旅,既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实践,更是在孩子们心中播撒“珍爱生命”的种子,在村民心田厚植“主动防范”的意识。
以“手作”为桥,为儿童点亮健康启蒙之光
陶家营村的午后,蝉鸣与笑声交织。一群身着色彩斑斓服饰的孩童围坐在志愿者身旁,面前摆着鲜艳的红丝带与彩线——这是志愿服务队特别设计的“巧手编织课堂”。“小朋友们知道吗?红丝带不仅是爱的象征,更是对抗艾滋病的小卫士!”志愿者一边示范编织技巧,一边用童趣的语言讲解毒品与艾滋病的危害。孩子们专注地穿针引线,指尖跃动着对“健康”的初认知;志愿者还以故事为引,用彝汉双语讲述真实案例,让“拒绝毒品、远离艾滋”的理念像一颗颗种子,在孩子们纯真的心里生根发芽。“老师说,红丝带系在手上,健康就系在心上!”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举着自己编织的红丝带,眼睛亮晶晶的,这一幕,让在场的志愿者深受触动。
以“宣讲”为帆,为村民筑牢健康安全屏障
除了孩子,村民的健康需求同样牵动着志愿者的心。在村活动室旁的空地上,一场“接地气”的科普宣讲正在进行。“阿婆,这个宣传册上写了,陌生人给的东西可不能随便收!”志愿者用方言耐心讲解,村民们围坐成圈,有的认真翻看手册,有的主动提问:“吸毒对身体到底有啥子危害?”“艾滋病能不能预防?”志愿者结合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普及禁毒防艾知识,还发放了精心制作的“健康明白卡”。此外,队员们分组走村入户,与村民拉家常、做问卷,深入了解当地禁毒防艾知识普及现状。“以前总觉得这些离我们远,今天听了讲解才晓得,防范要从身边做起!”村民握着志愿者的手说。
以“实践”为证,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此次“三下乡”活动,不仅是一次健康知识的传递,更是一场心与心的靠近。志愿者与村民的合影里,笑容跨越了语言的隔阂;孩子们追着志愿者跑的场景,成了山乡最动人的风景。正如活动结束时,一位志愿者在日记中写道:“我们带来的不仅是红丝带和科普知识,更是让‘健康’二字扎根乡村的信念。”而那面印着红色爱心、见证活动圆满的黄色旗帜,正随风飘扬在陶家营村的上空,诉说着“索玛花开·健康未来”的温暖故事。
乡村振兴,健康先行。西昌学院外国语学院“索玛花开·健康未来”志愿服务队用脚步丈量责任,用行动诠释担当,让青春在服务乡村中绽放绚丽之花。未来,他们将继续以“健康”为笔,以“知识”为墨,在更多山乡书写属于新时代青年的绚烂篇章。(作者单位:西昌学院外国语学院 作者姓名:邓宏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