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怀揣着探寻陕北民歌中红色基因的使命,黄土之上·红音燎原队正式启程。首日,我们踏上南泥湾这片传奇的土地,并在红街沉浸式感受《再回延安》的磅礴史诗,在历史的现场与艺术的回响中,感受歌声承载并传递着不朽的精神力量。

南泥湾,这片曾经荒凉的土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口号下,开展军民大生产运动,这片土地是由三五九旅等英雄将士用汗水与信念浇灌成“陕北好江南”。
在这里,队员们了解到了大生产运动的历史,感受到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带头生产的精神力量。通过大生产,不仅解决了当时的经济困难,更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早已凝结成一首脍炙人口的陕北民歌——《南泥湾》。“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 , 当队员们唱起这熟悉的旋律,眼前生机勃勃的景象与歌词中“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描绘瞬间重叠。队员们深刻体会到,《南泥湾》绝不仅仅是一首优美的歌谣,它正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最直接、最动人、最具传播力的音乐载体。
带着南泥湾精神的震撼,团队移步红街,走进《再回延安》。全剧以刘宝顺的长征日记展开,通过“爷爷”的回忆,串联起红旗班战友在雪山、草地、等场景中的生死情谊。剧中深刻融入的革命歌曲与陕北风韵旋律,成为撼动心灵的灵魂之声。激昂的号角、深情的咏叹,与戏剧张力交织,让那段峥嵘岁月与不朽信仰直抵灵魂深处,展现了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和不屈精神,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再回延安》不仅是一场视觉和听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首日征程,我们在《南泥湾》的旋律里触摸奋斗脉搏,于《再回延安》的红音中汲取信仰力量。这坚实的第一步,印证了陕北民歌作为红色文化密码的永恒价值。黄土之上·红音燎原队将继续循着陕北民歌的足迹,深入挖掘其精神内核与传承脉络,用青春足迹记录陕北旋律的赓续华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