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北盛夏的蝉鸣中,南京财经大学“钳力无限”暑期实践团队前往盱眙全球龙虾交易中心进行深入调研。作为盱眙县发改委旗下农业发展协会的招商运营办公室主任,魏黎浩以严谨的产业视角,为我们解构了盱眙龙虾从“产量竞争”向“品牌生态”的转型密码。
图为盱眙全球龙虾交易中心大厅。董婧璐 摄
品牌战略:从水产品到价值链的质变
“盱眙龙虾早已跳出单纯的水产维度。”魏黎浩指向交易中心内品牌专区强调。通过调研我们不难发现,在湖北潜江等地以产量规模取胜时,盱眙早已率先构筑了品牌护城河。“红胖胖”、“虾神”等头部品牌已形成全产业链闭环,於氏餐饮旗下“虾神”品牌更是覆盖全国百余家加盟店,配套专属调料研发中心、培训学校及标准化供应链体系。网络数据显示2024年盱眙龙虾产业总值达563亿元,其中品牌溢价贡献率超行业均值30%,其中全球龙虾交易中心承担了全县40%的龙虾集散功能,产品直供北上广深及东北高端市场。
图为龙虾分拣现场。龚香香 摄
技术迭代:四次养殖革命构筑品质壁垒
面对我们对产业根基的追问,魏黎浩主任系统地梳理了盱眙龙虾养殖的技术跃迁。第一阶段是在2000年前后,由于粗放式塘养暴露近亲繁殖问题导致了种质退化。于是在第二阶段,他们实行了稻虾共作模式,创新性引入南农大“盱眙红一号”杂交虾种,实现“一季稻一季虾”生态循环。第三阶段则是平田规模化阶段。以千亩连片作为基地统一的标准,将单位亩产稳定在400-500斤左右。大棚工厂化的第四阶段则努力突破季节限制,实现水温调控、精准供氧等技术的应用,力求年产能提升300%。他补充道,“正常水质深度误差超过1.2米就会导致龙虾大规模死亡,而大棚养殖能将水体环境参数波动控制在±0.3℃。”
市场转型:从单一交易到民生枢纽
占地200余亩的交易中心正在经历功能嬗变。我们了解到,在原规划的11栋楼宇中,8号楼将转型为苏北最大农产品电商集散中心,由山东临沂金海棠电商运营。“南杭州北临沂的电商格局在此落地。”魏黎浩笑着说道:“更关键的是民生功能扩容——9月我们将启动的二期工程,进一步承接县城商城市场搬迁,多增设蔬菜、家禽、冷链等综合交易区,构建覆盖全县11乡镇的农贸枢纽。”
图为魏黎浩主任讲解中心未来发展战略。龚香香 摄
运营机制:构建产业服务生态
面对我们对盱眙龙虾发展可持续性的关切,魏黎浩再次详解了其背后的运营支撑体系:“首先是供应链保障,我们招商团队深入安徽全椒、和县等龙虾产区建立直采网络。面对个体商户,三年免租期(至2026.3.9)+装修补贴+专项信贷的扶持政策为他们专门设立。此外在质检方面,从农业农村局驻场检疫开始,实现从养殖端到流通端全程监控。70%商户10月转营“六月黄”青蟹,形成跨品类产能调配,作为龙虾淡季衔接。”
深加工破局:指向百亿级增量市场
望向在建的8000亩超级工厂,魏黎浩向我们指出了产业新方向:“虾青素提取、龙虾酥预制菜等深加工产品毛利率可达初级产品的5倍。所以未来三年,我们计划将深加工产值占比计划从18%提升至35%。”可喜可贺的是,目前盱眙已攻克龙虾壳资源化利用技术,虾膏提炼纯度已达医药级标准。
当被问及返乡缘由,这位曾任职杭州旅游业的主任坦言:“龙虾产业的技术纵深与品牌张力远超想象。盱眙用二十年完成从养殖场到创新工场的蜕变,这正是乡村振兴的微观样本。”
离开发动机轰鸣的交易市场,我们“钳力无限”团队在归途展开激烈讨论。显而易见,魏黎浩主任提供的不仅是一份产业图谱,更揭示了区域品牌盱眙龙虾从产品溢价到生态赋能的升级路径。在预制菜与消费升级的浪潮中,盱眙龙虾的“钳力”正撬动更大的价值链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