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学子开展“血液知识进社区”三下乡实践活动


2025 年 7 月 9 日上午,武汉理工大学“热血启智”三下乡实践队走进武汉市洪山区中央花园社区,为 50 余名小朋友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血型探秘”科普课程。同时,实践队也开展了献血与防艾知识科普活动,让孩子们对血液知识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血型探秘,趣味科普
“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是什么血型吗?血液在我们身体里像小火车一样,每天都在运送营养呢!”实践队队员孙镇宇以趣味提问开场,瞬间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课堂上,队员们通过动画短片展示血液的组成,用彩色橡皮泥模拟红细胞、白细胞的形态,让抽象的医学知识变得可视可触。
在“血型配对”互动环节,实践队员将孩子们分成四组,分别代表 A 型、B 型、AB 型和 O 型血,通过“找朋友”游戏演示不同血型的输血规则。“O 型血的小伙伴可以给所有血型输血,就像社区里热心助人的志愿者!”队长孙镇宇的比喻让孩子们恍然大悟,现场不时响起阵阵掌声。
献血防艾,知识护航
在讲解献血知识时,实践队员们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献血比作给身体注入新活力,就像给“铁仓库”大扫除一样,帮助身体清除多余的铁元素。他们还详细介绍了献血前后的注意事项,如献血前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能熬夜玩耍或吃很多油腻食物,献血时医护人员会使用无菌的一次性器材,献血后针眼 24 小时内要保持干燥等。对于防艾知识,实践队员们告诉孩子们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重点强调了血液传播的防范措施,如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做治疗,不能使用未经消毒的纹身针,也不要和别人共用牙刷等。他们还特别阐述了献血与防艾的紧密联系,献血前献血者会接受 HIV 检测,这是为了确保血液安全,而防艾工作能让更多人符合献血标准,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守护生命健康。
成果检验,收获满满
课程尾声,实践队发放了精心设计的知识问卷,涵盖血型分类、血液功能、献血与防艾知识等基础内容。统计结果显示,孩子们的平均正确率从课前的 32%提升至 89%,不少小朋友还在问卷背面画上了“爱心血液”主题漫画。“我知道了献血要年满 18 岁,等我长大了也要去帮助别人!”9 岁的王梓涵举着自己的问卷骄傲地说。在采访中,一名参与活动的小孩兴奋地表示:“我以前对献血和艾滋病都不太了解,今天听了哥哥姐姐们的讲解,我知道了献血可以帮助很多人,而且防艾也很重要,我们要保护自己,也要关心别人。”
社区与学校,共同评价
中央花园社区党委书记对实践活动给予高度评价:“大学生们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普及科学知识,既满足了孩子们的好奇心,也播下了关爱他人的种子,这样的实践活动很有意义。”武汉理工大学带队老师程磊表示,此次活动是学校“三下乡”社会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团队后续将整理课程资料,联合社区开展系列健康科普活动,让知识传递更有温度。实践队员们也纷纷表示,看到孩子们收获知识的笑容,更加体会到青年学子的社会责任,未来将继续用专业所长服务社会,让青春在实践中绽放光彩。


此次活动通过趣味游戏、互动问答等形式,让孩子们对血液知识、献血和防艾有了清晰认识,不仅传递了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理念,也为孩子们筑起了一道健康防线。热血启智志愿服务队表示,将继续开展此类公益宣传活动,让更多人了解相关知识,共同守护生命与健康。